>

行動辦公室趨勢 — 從 2017 年看未來的發展

B2B、SaaS 新創將更受重視,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股行動辦公室、企業協作軟體的熱潮仍持續下去

2016 年已被行動辦公室、企業協作證明是重要的一年,單以新創圈來說,過往媒體、投資人競逐的 B2C 類型新創之外,B2B、SaaS 的角色越顯吃重也更受重視。確實,許多公司受益於此而陸續繳出不錯的成績單。而在 2017 年中回頭看,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股行動辦公室的熱潮仍持續下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被視為單調無趣的企業溝通與協作工具,因為近年來企業轉型、組織扁平化、外在競爭快速的內外在因素,重新回到舞台。當你在思考如何使員工合作更便捷、更輕鬆自在時,以下出自於 Kanbanchi 的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Software Trends to Look Out for in 2017 ,並轉載翻譯的大趨勢你不能錯過。

1. 更即時的協作,不只私人即時通訊

有別於傳統電子郵件,隨著私人即時通訊、社群通訊的快速傳播,企業級溝通工具的需求同時也悄悄成長。部分原因在於:公司的團隊或部門分散全球各角落、在家辦公人數增加、越來越多遠距自由工作者,以上都是直接造成 (既簡單又不失專業的) 企業級溝通協作工具的需求成長。

你或許會問:這和 LINE 等私人即時通訊有什麼不同呢?企業溝通協作不只是即時通訊,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快取且有效率的工作。再白話一點來說,就是貼近/改善/重塑工作流程,讓「即時的工作溝通」變成可能。

2. 手機裝置優先,同時登入多種裝置

就算是在辦公室裡,員工使用自己的手機裝置工作越來越常見,對於企業溝通協作工具來說,能夠同時在多個裝置、同步協作是最基本的需求,以便隨時隨地掌握工作脈動。

3. 用戶才是一切,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再酷炫的軟體,還是要回到用戶本身、回到使用情境。行動辦公室的核心,在於是否真的能協助成員擁有更好的工作體驗。甚至有不少研究認為,2017年最重要的分水嶺並非只限於功能,而是更直覺的使用介面和串聯服務。

4. 串聯更多服務,強化既有工作流程

對大部分的公司來說,要能夠在超競爭環境中的存活,必須倚靠彈性和靈活性。換句話說,公司已經不想再購買一個大型的資訊系統了,因為難用、複雜又要花大錢。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呢?這時候該是軟體開發者上場了,透過串聯整合技術讓團隊的協作更順利、更簡單直覺。

企業溝通協作工具,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還有部門與部門、專案與專案,更厲害的是,軟體與軟體、系統與系統的串聯整合。 — JANDI

5. 大數據已起飛,只會更大而且更快

當我爸媽都知道「大數據」的時候,就知道這個趨勢有多氾濫熱門了,這裡無意說明什麼是大數據,但你應該知道數據是會長大。對於公司的資料庫來說,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分析海量資料更是關鍵。

即使是一點點的進步,都可能讓團隊工作更好或超越競爭對手;反之,在超競爭時代裡,一不小心就會落後給進步更快的對手。

6. VR 與 AR

老實說,我看到原文的時候還以為只是近期趨勢,但仔細一想,我們所熟知的任何熱門趨勢,當然也可以應用在各領域上。以 VR 與 AR 來說,已經看到不少娛樂與遊戲相關的應用,但能否也成為提升生產力與效率的創新應用呢?想像一下,在虛擬實境中和同事分享點子是多麼特別的體驗,能將企業協作變得更簡單。

7. 物聯網到萬物聯網

萬物聯網被許多企業家視為下一波巨變 (the next big thing),如果能運用在企業中會是如何呢?有別於偏重生產管理的無人工廠,這篇原文想像未來透過裝置、流程、資料、數據與人的連網,可以讓原本浪費時間的任務自動化,藉此改善人力與時間資源。

8. 更有保障的資訊安全

當數據和資訊大量倚靠網路傳遞時,資訊安全是不可避免的議題,原則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隱私數據可以被妥善存放,最好是放在自己的國家或地區。

9. 聊天機器人的使用

電子商務、O2O 等等,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聊天機器人被使用,透過文字訊息呈現更具互動性的介面,當然也能被應用在協作工具中。或許不遠的將來,聊天機器人將會廣泛存在於各種協作工具中,優化你我的工作。

沒有人真的知道行動辦公室趨勢

沒有人說的準下一次的巨變會是什麼?在什麼時候出現?說不定人工智慧將成為更新的話題。我們只能確定一件事情,當世界變動快速時,改變的動作必須更快。

本文部分編譯自 Kanbanchi 的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Software Trends to Look Out for in 2017。內文援引之其他參考資料或研究來源可點閱超連結。

JANDI 顧問諮詢
點擊填表,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