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外洩零容忍!JANDI 賦能企業將協作檔案、溝通資料受到安全保護

進入數位化的時代,什麼是資訊安全?你的企業資料有確實受到保護嗎?

封面圖/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資訊安全早已是老生常談,但隨著進入數位化時代之後,現代人幾乎很難不把個人的資料交給企業,舉凡像是註冊/認證各種數位服務、到電商網站買東西,都在不知不覺交出個人的機敏資料。但是,也因為這樣,每當爆出企業的用戶資料外洩、顧客名單被竊取,往往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讓外界譁然。

光是 2023 1 月為例,就發生航空公司會員資料被張貼於國外論壇、共享汽車業者讓顧客資料庫在網路上輕易存取、還有一家銀行信用卡客戶疑似 3D  Secure 驗證碼被竊取、盜刷等事件。不論是政府部門或企業組織,接連發生重大個資外洩,也讓「資安」議題浮上檯面。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為何台灣爆出資料外洩事件層出不窮?

這幾年政府一直大力鼓吹,希望企業經營者要強化資安保護的思維,不論是從技術面或人力防範,強化教育訓練的重要性。尤其去年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旗下的產業署就針對電商平台業者,投入資源為業者強化輔導,包含針對銷售資料庫系統做資安測試,藉此提升防禦力。

但這樣做法似乎只是單點防守,仍難做到全面動起來。其一原因,立法諸公把焦點探向「罰則過輕」,由於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若有違法蒐集、處理、利用或變造個資,罰金上限是新台幣 20 萬元。等於變相鼓勵企業,如果真的發生資料外洩問題,寧願繳交罰金也不要全面升級資安系統,因為這類數位工具往往需要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建置、維運成本。

相較之下,國際目前對資料保護相對嚴格的歐盟 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則),從 2018 年開始執行以來,針對不守規矩的企業祭出罰款,若違反個人資料處理,企業的罰鍰最高達前一會計全球年營業額 4%。例如 WhatsApp 就曾被愛爾蘭政府裁罰 550 萬歐元(約新台幣 1.77 億),或是 Meta 罰款 3.9 億歐元(約新台幣 125.9 億),透過高昂裁罰金逼使企業不該僥倖心態。

企業把個人資料外洩,台灣另一個難以達到嚇阻作用的原因,消費者端要做舉證責任、訴訟門檻不僅高,而且訴訟成本可觀、賠償金額又低,因此多數人都摸摸鼻子認栽,而不會真的對企業提出個資外洩訴訟。這也養成歪曲的社會風氣,當知道自己的資料被企業無心洩露,或是莫名接到假冒網購業者的詐騙電話,雖然氣憤但卻也只能兩手一攤。


打造企業資安鐵三角的可行方法

根據這篇文章提到,「資安鐵三角」是目前被視為建構企業安全架構的三大基石。這三個要素分別是: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

  • 機密性:針對企業各種數據進行完整的加密、保護措施,盡可能限制各種未經授權的資料的訪問與修改權,藉此降低機密資料陷入威脅機率。
  • 完整性:指的是企業所擁有的資料不會受到未授權者的隨意篡改,確保資料在其生命週期內的一致性,最簡單的舉例,就是銀行能確保存戶的帳戶金額數字,不會隨意受到 ATM、網銀轉帳攻擊讓餘額被有心人士修改。
  • 可用性:可用性代表企業內正在運作程式系統、營運程序,可以讓授權者能即時訪問這些可用資源,盡可能要避免因軟硬體故障、停電、自然災害、人為疏失或資安病毒造成程式的正常運作。

以近期發生的共享汽機車品牌所爆發的個資外洩事件,就是沒有意識到資料機密性的問題。就有專文分析指出,因為該企業針對資料庫的存取沒有做任何管控機制,若知道該系統所在 IP 位址,根本不用破解密碼就可以存取該資料庫內容。資料庫內容就包含近三個月會員資料,如會員姓名、電話、地址、身分證、生日、Email、緊急聯絡人、申請會員上傳照片檔(經編碼)。

根據 Verizon 2022 年提出的洩漏調查報告(DBIR),多達 82% 的資訊安全事件,有非常高比例都跟人為因素有關,尤其隨著企業的應用程式持續增加,或是有權限觸及資料的管理身分變多,都在增加資料外洩的機率。有一篇文章特別點出,企業如果想從此刻就開始強化資安,該從哪些面向開始著手?

總共有四個步驟可依循:

一、盤點公司需求,找出公司試圖要解決哪些最根本的問題。

二、設計流程,確定需求再梳理出潛在資安事件的情境、過程、需改正地方,製作工作流程地圖,註明哪些流程需要手動作業、哪些採取自動程序等。

三、制定明確目標,前兩個步驟決定後,依據公司的資源及人力等各項價值進行評估,進而知道需投入的成本規模有多少。

四、建立財務模型,盤點階段完成後,再把預期可能發生的維護成本,或是其他任何成本納入製作成一個動態的財務模型,隨時檢視成效及成本。


JANDI 確保企業資料不受侵

事實上,企業的機敏資料不管是內部共享的檔案,或是例行工作的對話紀錄,都應該被視為不得外洩的零容忍原則。這幾年 JANDI 不斷加強安全性和管理功能,以保護企業資訊讓團隊安心又放心,以下盤點幾項確保企業資料受到保護的主要功能。

  • 資料加密機制規格等同金融機構

用戶使用 JANDI 傳檔案、對話紀錄,所有資料皆使用 256bit 加密規格,等同金融機構等級的加密傳輸技術,並永久儲存於 AWS 雲端資料庫。另外,JANDI 也先後通過 ISO 27001CSA STAR 國際標準資訊保護認證 ,足以證明確保公司重要商業機密。

點擊上圖了解:資料加密機制規格
  • 運用議題管理權限

每個議題的管理員可以將一般成員、準成員邀請或退出議題,創建私人議題後,只有被邀請加入聊天室的成員才能查看議題中的檔案和內容;私人議題不會出現在議題列表,因此有效控制進入的成員及查看權限,保障機密資訊。

點擊上圖了解:議題管理權限
  • IP位置白名單

IP位置白名單功能被開啟後,僅允許在信任的 IP 位置有權限進入團隊。被授權的 IP 位置後續才能進入團隊或下載檔案,以保護數據與資料安全。

點擊上圖了解:IP位置白名單
  • 設定浮水印

開啟浮水印設定後,所有檔案在預覽時都將顯示浮水印,藉此防止機密文件外洩,提升成員對文件的安全意識。

點擊上圖了解:設定浮水印
  • 裝置、權限下載限制

另外針對雲端的共享檔案,也可以在後台設定檔案下載限制,依照裝置/權限/IP 設置下載限制,防止企業重要文件外流。

點擊上圖了解:裝置、權限下載限制
  • 查看下載紀錄

團隊管理員可以檢視團隊檔案下載的歷史記錄,包含查看成員、日期期間和檔案名稱。

點擊上圖了解:檔案下載紀錄
  • 雙因子驗證

透過電子信箱以及 OTP 應用程式設定雙因子驗證,管理員可以要求所有團隊成員設定雙因子驗證。透過雙因子驗證設定,可進一步增強保護個人帳號安全、訊息安全性。

點擊上圖了解:雙因子驗證

點擊填寫表格或此連結,免費諮詢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