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扁平化組織的公司有什麼好處?原來要找到組織其他成員用 JANDI 這麼方便!
扁平化組織讓 Z 世代更有參與感,透過 JANDI 企業協作溝通軟體,強化彈性管理與即時協作效率
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找新創公司的趨勢,對扁平化組織展現高度興趣,這也反映出 Z 世代對工作自主權、參與感和快速成長的職場價值觀有密切關係。究竟新世代群體認為在扁平組織內,可以實現哪些成就感?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職場新鮮人投入第一份工作,究竟要找規模龐大、管理層級分明的大公司?還是人數規模精簡、可以學習跨部門合作的新創公司?很多人選擇新創企業的原因之一,就是新創採用「扁平組織 Flat Organization」,可以有更多機會跟主管、大老闆直接溝通,甚至參與決策過程。
年輕世代喜愛扁平組織的原因
身為數位原生的 Z 世代,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被鼓勵多展現自我主見,以及樂於表達自身的想法。這種世代的風格進入到職場後,凸顯出幾種他們期待在職涯的具體收穫。舉例來說:他們更重視直接溝通有參與感,期望短時間內在工作中展現影響力;而扁平化組織就是讓他們參與決策的絕佳溝通路徑,直接與主管或大老闆開會,讓自己想法能直接上達高層。
另一個因素是因應職場的快速變化,年輕世代希望多接觸不同領域,快速累積跨界經驗及能力。而新創的扁平結構賦能年輕員工有更多機會跨部門合作,有更多成本去試錯或挑戰沒有嘗試過的專案。同時年輕世代希望能快速獲得成就感,扁平組織讓新人的意見可以變成實際的行動或成果,這讓希望迅速看到成果導向的年輕世代,覺得自己能決定公司的策略方向。
扁平化組織為企業帶來的好處
扁平組織除了讓員工有更多學習及成長機會之外,對企業本身有什麼優勢?我們列出幾點採用扁平組織後帶來的益處。
好處一 決策快速有效率
因應市場景氣、消費者喜好變化越來越快,特別是在疫情或貿易戰局勢之下,往往能快速因應市場風向有效轉型的企業,越能夠在商業賽道中保持領先。扁平組織讓員工可以快速將問題提出,由下往上傳遞給決策層,沒有繁瑣的簽呈流程,讓很多創新想法或真實的意見可以有效傳達,進而避免資訊落差導致決策失準,也能加速正確的決策快速施行。
好處二 減少管理成本浪費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如果多數專案卡在不必要的開會、溝通,不僅造成效率低落減少實際產值,同時也在耗費過多的人力做橫向溝通,這等於每天都在浪費人力成本。扁平環境可以減少層層傳遞的溝通時間,讓人力有效率投入專案執行或產品開發,對於組織的管理及行政開銷能大幅降低。
好處三 驅動創新及留才
員工在扁平化組織,如果能讓自己的創意被實現,不僅能強化員工的自我工作滿意度、團隊向心力,更重要是無形中也讓組織形成創新文化,其他員工也能見賢思齊,激發工作積極度,更主動表達自我的想法。對於企業等於獲得雙重好處,因為創新強化營運競爭力,同時又留下人才資產,幫助公司得以持續成長。
不過扁平組織不是只有好處,針對管理上的挑戰如果沒有適度因應組織人數、任務目標做適度的調整,也可能會引發管理上的難題。最明顯的情況,就是當員工因背負多重職能角色,導致承擔過多工作而引發職業倦怠。又或是有些專案的責任範圍區分不夠明確,當專案遇到卡關時,可能發生「不知誰該負責」情況造成責任推諉,這對公司運作就容易引發危機。
經營者如何讓組織保有扁平彈性?
扁平化組織是一種「動態平衡」,管理者要讓組織保有扁平彈性,但又不能完全毫無制度,就需要針對責任區分、高效溝通等管理需求提供相對應的手段,有以下幾種建議策略。
建議一 每個員工有明確目標與績效
為了減少因責任不清造成的推託或專案停擺,明確的分工界定仍是必要的。因此可透過 OKR(目標與關鍵成果)或 SMART(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性、時限)等制度工具來針對單一專案設定工作範疇與預期結果,確保專案內參與者對目標及權責是保有一致的理解。
建議二 建立開放且結構化溝通管道
溝通的透明度,是扁平化組織成功運作的關鍵,但也要避免「過度溝通」產生訊息轟炸並導致工作低效率。因此資訊有效分流就很重要,把必要訊息傳達給需要的人知道,例如企業溝通協作軟體 JANDI「議題」功能,就給予溝通分流的高度彈性,有需要知道相關資訊的成員,再加入到該議題內。就算是專案規模擴大某些成員才中途加入,他們被邀請到議題內也可以看到過去「完整保留」的對話紀錄跟數位檔案,可以快速掌握專案最新進度。

建議三 有階層管理者主導組織分層
當成員被邀請到 JANDI 的議題內,有可能因為遠距辦公或有些成員是在海外辦公,不一定每一位同仁都認識。這時候具備「團隊所有者、團隊管理員」身分的人就可以透過 JANDI(PREMIUM、ENTERPRISE 版本)後台,去設定團隊的組織架構(最多可以到九層)。
所謂設定組織架構,就是有權限的團隊所有者和團隊管理員可以建立組織部門,然後建立成員職位包含隸屬部門及職稱,並且編輯成員資訊(成員是不能自行更改的)。透過 JANDI 設定組織分層的好處,讓組織有個統籌的管理者角色,藉由其權限來規劃組織分層,對於一般員工就能在需要做跨部門業務的時候,直接透過 JANDI 檢視組織架構圖快速找到該職務的負責人。
建議四 培養員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由於扁平組織很大程度依賴員工的自律及主動性,因此給予員工追求成就的動機、好上手的數位工具之外,也要教導他們如何利用科技來強化生產效率。例如許多企業透過 JANDI 開設教育訓練的專屬議題,讓新進成員可以到議題內挖寶;或是主管帶新人要追蹤專案成效,可借助 JANDI 的待辦清單工具,鼓勵員工設定個人工作目標,進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許不一定所有產業都適合導入扁平化組織模式,但如果你是追求更有彈性、快速溝通的企業管理者,不妨從小規模嘗試扁平式管理,搭配 JANDI 相關功能,藉此獲得扁平組織帶來的好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