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意義的工作搶著做?協作溝通平台加上 AI 賦能讓工作型態正在翻轉
疫情後,生活型態、經濟結構、工作模式全都改變了,AI 的進化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封面圖/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文/ JANDI特約編輯陳薪智
「人,為什麼一定要工作?」 這個問題是否曾在你踏入職場之後,忽然在某個時間點,縈繞在腦海裡,盤旋不散的質疑?會有這個想法,很有可能,是自己正在做一份沒意義的工作。
已故的人類學家 David Graeber 在 2018 年出版《Bullshit Jobs》,顧名思義就是在拆解當時大環境存在哪些「狗屁工作」。後來這本書有了中譯本,中文書名很長,但也點出 David Graeber 教授的研究價值—《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狗屁工作」概念的由來
之所以會想要探究狗屁工作的機緣,可以回溯到 2013 年,當時歐美世界的左翼思想雜誌《Strike》,邀請 David Graeber 教授寫有關勞動方面的議題。後來他發表這篇〈論狗屁工作現象〉(On the Phenomenon of Bullshit Jobs: A Work Rant)一文,探討在資本主義之下,為了讓所有人都能有份工作,其實很多人總是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工作。
這篇文章發表後,結果獲得熱烈迴響,後續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甚至被轉載到許多社群供大家閱讀。而且這個議題的熱度,沒有因為文章而降溫,David Graeber 教授特別申請了一個 E-mail 帳號,收集各方讀者寄來的故事,他以這些情節加上學術研究方法,最後終於寫出這本《Bullshit Jobs》巨作。
「狗屁工作」的定義
哪些工作內容可以被視為狗屁工作呢?
根據故事網站的一篇文章所做的解釋:「完全無謂、無必要或有所危害,連受僱者都沒辦法講出這份職務憑什麼存在,但基於僱傭關係的條件,卻又覺得有必要假裝其實不然,這種有支薪的僱傭類型,就叫做狗屁工作。」
根據 David Graeber 教授在書中的描述,他把職場上幾個顯而易見的狗屁工作,分出幾個分類:
-
走狗(Flunkies)
為了滿足虛榮心特殊現象而存在的職務,可能是為了讓主管階層覺得自己很重要而產生,這些可能沒有什麼實質作用,例如辦公室門口的接待員。
-
打手(Goons)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存在的工作,例如遊說人員、電話行銷員。
-
封箱膠(Duct tapers)
為了暫時解決一些其實可以永久處理掉的問題,這邊舉例是專門修改原本劣質程式碼而出現的工程師。
-
勾選者(Box tickers)
指的是為了檢察一些品管或其他類型工作,只會在紙本上打勾的人。
-
監工(taskmasters)
專門「製造」出一些沒必職務的工作,例如上述工作的主管,看似需要管理,但仔細觀察這些工作根本沒存在必要。
當「狗屁工作」遇上 AI
隨著幾次工業革命,加上數位科技帶動產業典範轉移,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 1928 年預測到了 2030 年,每個人只需要工作 3 小時。當時凱因斯的推測,許多人認為根本是天方夜譚,因為透過 David Graeber 教授的研究,可以發現就算科技讓工作速度更快,但仍然有許多狗屁工作的存在。
但是「機器人會不會取代人力?」這個探討聲音隨著 AI 演算、資訊服務的進化,確實有一派的人開始擔憂,自己的工作未來是否還存在!近期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公布的最新研究可發現,因為人工智慧崛起,預測 2030 年光是美國本土就有 1,200 萬人,可能受 AI 衝擊而必須尋找其他工作。
有哪些因素讓人類工作的型態有所改變?
麥肯錫指出四個關鍵:
-
ChatGPT 生成式 AI 科技興起,加速有些工作直接自動化
-
網路購物習慣持續增長,門市不需過多銷售業務員
-
社會(特別是已開發國家)邁向高齡化,部分工作需求減少
-
製造產業持續復甦,生產端更依賴機器人實現關燈工廠
對於 AI 是否取代人力的辯證,不論是樂觀派或悲觀派,可以確定的是,科技搶走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因為工作被搶走,就成為喪失生存價值的人口。也因為 AI、雲端科技改變社會、經濟運作模式,很顯然的例子,就是人們不一定要進辦公室,但同樣可以透過遠端協作,達到原本預期的成效。
科技解放人們既有「同時同地」的工作思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像 JANDI 這類企業用協作溝通平台的出現,例如再也不需一群人擠在辦公室看同一張簡報,而是直接從 JANDI 針對該簡報形成新的對話群組,分享各自的觀點。又或是在指派任務時,也不用所有人要同一時間領受任務,而是可以等自己手邊工作告一段落,再從 JANDI 讀取相關訊息。
你覺得自己正在從事一份狗屁工作?又或是覺得哪些職務可以視為當今的狗屁工作?都可以在 JANDI 的粉絲團跟我們分享。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