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寫程式、懂開發,軟體工程師為什麼也要善於溝通、樂於協作?
市面上的軟體工程師,根據不同職稱其實工作內容落差非常大,綜觀多數軟體工程師的日常業務性質,可以歸類出三大工作環節。至於具備多項工具應用的 JANDI 怎麼幫助工程師,不僅強化生產力,又能精準表達、高效溝通?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一早起來先打開 foodpanda 外送平台點早餐,梳洗後出門用 Uber 叫車,在車上用 Spotify 聽新歌,到了辦公室再打開 JANDI 看一下待辦清單,我們活在「軟體即日常的時代」,感謝軟體工程師的努力,讓我們從食衣住行育樂享受到各種便利。
許多想投入軟體工程師一職,或是圈外人想像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刻板印象應該就是要精通一種程式語言,針對程式做設計、測試、安裝、修改與維護等各項指令,一天花最多時間應該就是盯著電腦螢幕,與各種程式碼為伍吧?
一樣都稱軟體工程師,工作內容其實落差非常大
當前市場上常見的軟體工程師職缺可分成幾種,包含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Web 工程師、App 開發工程師(可分成 iOS、Android 兩大陣營)、Infrastructure 工程師、DevOps 工程師、SRE 工程師、雲端工程師、QA 工程師、資料工程師、AI 工程師、區塊鏈工程師…等。
由此可見,不同種類的工程師會因應職務的需求,分別負責不同環節。例如一位負責開發網頁的前端工程師,他就需要處理所有與使用者介面有關功能的開發與維護。
以電商購物網站為例,舉凡商品的說明文字、下單按鈕、存貨數量…各種資訊,以及按鍵位置和呈現方式,都需要前端工程師運用他的專業,去編排建置出高可讀性的網頁樣態。同時還要觀察使用者進入到網站的行為,設計出互動性更高的功能配置。
工程師忙什麼?主要工作竟然脫離不了溝通及協作
雖然不同型態的軟體工程師,可能使用的程式語言不同,但綜觀多數軟體工程師的日常業務性質,可以分成三大區段,而每個環節 JANDI 又有哪些功能,可以具體幫助到工程師?
工作階段一、定義需求確認執行方案
如果是需要開發的工程師,每項專案的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釐清需求,也就是知道本次專案目的、老闆/客戶期望成品呈現方式。因此這個階段往往需要跨部門的討論(可能涵蓋 PM、主管、業務),確認需求後,接著跟團隊成員評估/確認技術的可行性、擬定開發流程,再把討論結果跟需求窗口做確認,才會進入到開發階段。
由此可以看到,如果專案越大、開發流程越複雜,初期的溝通與確認所要耗費的時間、人力就勢必更大量。這時候就能運用JANDI 的「議題設定」以專案為導向,開設一個新的群組,邀請與本案有關的業務、PM、設計一起加入討論。
針對客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是公司目前資源不足以做出客戶提出的期望,在前期都可以在 JANDI 做資訊彙整,讓訊息透明化完整交給業務成員跟客戶溝通。又或是有些專案執行到一半,客戶臨時又提出新想法,但實際內容又說得很模糊,這時候JANDI 的「準成員」功能,就能讓客戶窗口直接加入對應的議題,工程師可以直接解答窗口提出的需求,減少訊息多邊傳達的耗時狀況。
工作階段二、正式進入開發及除錯作業
開案之後,不同屬性的工程師就要開始進行協作,或是與其他部門同仁來回溝通。像是前端工程師與後端工程師就要針對架構、程式環境、API 串接格式等項目做討論甚至分工;又或是前端工程師要跟 UI/UX 設計師,針對網站/ APP 的字體、點擊按鈕、選單位置等美感事項,需要多次來回確認。
以前在辦公室的時候,可能前端工程師要跟 UI/UX 設計師可以在會議室,看同一個畫面直接討論,但自從居家辦公之後該怎麼辦?JANDI 的 @Tag 功能可以選定單一成員來回答問題,或是指派任務給某位成員。另外針對視覺有關的事情要討論,JANDI 的截圖功能搭配對話接龍串,就能針對待解決的問題快速確認。
有些大型專案可能為期好幾個月,每周負責不同環節的工程師,也要彙報最新工作進展,JANDI 的視訊會議跟白板工具,能讓大家可以聚焦在同一件事討論。而且開會過程如果確認有新的任務要加入,工程師也能使用 JANDI 的待辦清單,將日後需要做的工作內容逐一填入,提醒自己要在提交時間內完成。
工作階段三、分享最新趨勢或參與社群活動
由於工程技術日新月異,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套件、系統或開源工具、新改版程式可以使用,因此對軟體工程師來說,除了要有基本邏輯思考能力、精通程式語法之外,更重要就是願意探索新知、自我持續學習的求知慾,進而了解市場最新發展或商業模式的變化。
因此有規模的公司,經常會舉辦讀書會,贊助費用讓員工進修,或鼓勵成員去參加外部的開發軟體社群活動,了解當前軟體新方法或工作模式。而這些外部相關最新資訊、活動公告,就能統一放在 JANDI 的布告欄,每個月定期更新讓員工依據自己需求參加。
而且特別好學或積極進取的工程師,還會在自己的部落格寫新技術文章,相當樂於跟人分享,甚至分享給其他工程師看。JANDI的雲端空間,就相當適合蒐羅外部一些開放資源、有用網站、雲端共享檔案…,各種有用資料放在雲端,讓公司的工程師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去挖寶找到相關解決方案。
從上述幾項工作階段,可以發現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既非單打獨鬥也不是閉門造車,往往需要跨部門、跨團隊的協作,甚至仰賴精準表達、高效溝通能力,才能在提出需求、定義問題的時候,更有邏輯把問題排除。JANDI 擁有多項功能,希望幫助工程師強化生產力。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