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會議效率不佳?7 大線上會議技巧,解決遠距協作煩惱

給會議主持人和參與人的 7 個遠端工作會議建議

根據英國媒體 CT BusinessTravel 整理的研究報告:每個月參加的會議,有 1/2 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

這個消息也不讓人意外,畢竟光是要讓會議準時開始,對許多公司而言根本比登天還難。(更別提要讓會議準時結束!)

除了不準時,有人霸佔話語權、不時離題、或邊開會邊做其他工作,也時常發生。更慘的是,或許其實一封 email 就能解決問題,根本不需要開會。

特別是在進行遠端、線上會議時,有些事項可能會直覺地認為需要開會討論。而少了面對面的監督,在遠端會議中,分心的情況也更加的嚴重!


然而,即便有這麼多的負面評價,會議還是有其重要性。在需要集思廣益時,他可以讓大家快速的說出想法、進行腦力激盪;在布達時,他可以透過彼此的神情,來確保成員確實理解事項的安排;在進行教學時,他可以節省以文字表達時,耗費的大量時間成本。

既然無可避免,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 7 個技巧可以協助你建立一個更有效率的會議!特別是近期因為疫情而產生的遠距工作模式,如何能掌握好線上會議的品質,達成開會的目的?


一、 確認目的:你真的需要一個會議嗎?

了解每次開會的核心目的,永遠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在進行遠距協作時,會因為少了辦公室的直接對話,而下意識地認為「或許我們該開個會」。但你真的需要一個「會議」來討論嗎?

是不是有其他選擇,比直接會議更有效率呢?開會的目的是什麼?是哪一類型的會議?平時的開會狀況,是不是常常篇題,這樣是否以文字方式取代會更好?都可以列入考量。


二、確認心態:準時開始、準時結束

不準時,是會議無效率的元兇之一

據調查指,美國平均每天最少要開3700萬個會,其中有45%的會議都是沒有準時開始的。心理學教授史蒂文·羅傑爾伯格﹙Steven Rogelberg﹚指出,如果會議延遲了10分鐘以上,參與會議者很可能會出現「負面社交情緒」的行為,因而感到煩躁、集中力降低並開始周圍人閒聊,進而影響會議效率、品質。(截取自媒體香港01)

在辦公室開會時,你可以走過去拍拍對方的肩膀說,開會摟!但當場景換為遠距工作時,對方可能會因為過於專注工作,而遺忘時間。同樣的,更不會有下一位的使用者,走入會議室提醒會議時間已經結束。

這便是造成會議冗長的主要原因:會議前的等待、以及沒有限定時間的無限延長…

因此,在遠距會議開始前,應先達成以下共識:

  1. 身為參與者:請記得如果你會晚進到會議,先轉達給其他成員知道,以方便進行調整。特別是當你晚進入線上會議時,會在視訊軟體中發出一些不小的雜音,而影響會議品質(實在非常尷尬)。
    晚到,你應該這麼說:不要只留下一句「我會晚到」,讓人不知所措。請給出明確晚到的原因、以及具體的時間,方便對方做進一步的會議安排。
    
  2. 身為主辦者:如果你會晚到,請事先將主持棒暫時交由你信任的同事,並告知其他成員;或是提早進行調整、並通知大家會議的更改的時間。
  3. 身為超級專注者(工作起來就忘了時間的人):請自行設定鬧鐘、或是行事曆、通訊軟體提醒。
實際經驗分享:以 JANDI 團隊而言,為了避免大家遺忘會議的安排(有些會議可能是一個月前就安排完成),我們的做法是直接將公司的會議行事曆串入平時的溝通軟體中。會議前便會自動跳出通知,提醒大家要開始摟!

三、會議前準備:確認溝通管道及工具

統一發問的工具,掌握會議細節

如果你同時在使用團隊協作軟體,像是 Slack、Teams、JANDI,可能會在線上會議遇到溝通管道分散的問題。有些人的詢問是打在協作軟體的群組中,有些人則打在視訊會議的溝通欄中,這樣會導致參與者需要不斷進行工具的跳轉,來掌握會議內容。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狀況,建議大家在開會前先統一本次會議詢問問題的管道。而在會議中,主持人也可以在每個小節停下來,檢視這些問題。


四、會議前準備:指定會議紀錄負責人

記錄會議,讓討論的結果有跡可循

會議記錄,除了讓無法參與會議的成員,可以重新回溯重點;同時是後續工作執行、考核等重要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你應該做會議記錄的原因的 5 大原因

所有的會議,都應安排會議紀錄的負責人。不一定需要逐字記錄,而是依照會議的特性進行紀錄,將討論後需要改善的地方、或是後續的執行步驟列出,讓參與成員未來有跡可循。

例如,一般例行性的會議,可能需要記錄各部門報告的重點、以及後續的待辦事項; 腦力激盪會議( brain-storming ),注重的是彼此的啟發、激盪,需要記錄激盪後認為可行的想法。

線上會議的好處是,你可以直接錄下所有的開會細節,讓沒有參與的成員,直接進行觀看、了解真實會議情況。這時負責會議紀錄的成員,也可以記錄小節的播放時間,讓事後參與的成員,可以更快速的選擇與自己相關的會議片段,進行觀看。

延伸閱讀:會議記錄技巧、工具文章推薦(電腦玩物)
關於會議基本紀錄要點,以及工具推薦、會議記錄表單參考

五、會議中:善用靜音的功能

降低會議中雜音,保持會議品質

因為每個人進行遠距工作的地點不同,我們很難避免外在的雜音,像是家中小孩的打鬧聲、咖啡廳的英文家教對話。這時,看似不起眼的靜音功能,就能在視訊會議中發揮很大的作用。當然你可以再搭配一些降噪的工具,像是 Krisp,來阻絕你的背景聲音。

事先提醒靜音功能:在會議進行前,建議主持人在開會邀請中,就先告知大家進入會議前請確認麥克風狀態,並在進入會議時,先開啟靜音。需要發言時,再將麥克風開啟。

六、開會技巧:主持會議的溝通技巧

無法面對面溝通 — 你需要更有技巧的主持會議

在實體會議中,我們更容易去掌握會議的節奏、以及適時停下離題或是話太多的成員。然而,在線上會議中,會因遠距、軟體的限制,而難以控制場面。作為線上會議的主持人,你可以透過下列 4 個技巧,來提高會議的溝通品質:

  1. 留白:不要太快進到下一個主題!每個問題,都應該多停 1至 2 分鐘的時間,除了讓大家可以有時間思考,也降低線上會議軟體延遲傳遞的狀況。
  2. 開啟視訊的畫面:許多人在進行視訊會議時,傾向關閉鏡頭,但是單憑語音,很難透過面部表情,知道對方是否理解。因此,在會議時,不要害羞露出你最真實的樣子,讓會議可以更有效的進行!
  3. 進一步的詢問:就像文字,常常會面臨「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狀況。只是透過表情,很難了解他人真實的想法。這時就 cue 吧!讓對方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反饋。
  4. 準備好離場詞:不是每次都能靠一場會議就達成共識、或是找到解決方法。不要讓大家就這樣看著彼此乾瞪眼,善用一些離場詞:「這部分留到下次討論,請大家會後找資料、思考,我們再定時間進行決議」,讓會議可以進到下個段落、或是結束。

七、會議後:搜集意見回饋

透過真實反饋,了解會議滿意度,進行優化

剛開始進行遠端視訊會議,一定會有不適應,也會有不如意的結果。沒有人會希望在主持完一場會議後,被參與者視為浪費時間。因此,進行事後的調查、以及優化,可以協助你提升會議參與的滿意度。


這邊提供給你 4 個問題,釐清成員對於線上會議的想法:

  1. 線上會議工具效能:在進入線上會議時,容易嗎?還是有遇到什麼問題?你認為需要更換其他線上會議軟體嗎?
  2. 線上會議的必要性:如果下次有類似的開會議題,你會傾向使用線上會議的方式,還是透過協作軟體(Slack、Teams、JANDI),進行文字討論?
  3. 線上會議的規則:你覺得靜音對會議品質有幫助嗎?開啟視訊(能看到彼此的表情),對你來說是有幫助的、還是會感到困擾呢?
  4. 線上會議的主持表現:使用線上會議是否會讓你不清楚何時是適當的發言時機?會議主持人的在時間的掌握度、統整度,表現如何?

疫情讓我們開始思索遠距工作的可能,或許有些公司早已習慣遠個工做的模式,有些還正在摸索、嘗試。

而遠端線上會議會遇到的問題百百種,可能是 wifi 訊號突然中斷、鄰居正在施工、或是貓咪直接趴在你的鍵盤上。即便是時常進行線上會議的團隊,也無法完全避免突發狀況。

如果你是剛開始嘗試遠距會議的團隊,歡迎試試上述 7 種方式,提升會議品質、不斷優化,找到最適合自己團隊的模式;如果你是經驗豐富的團隊,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們分享更多的線上會議技巧,一起提升工作生產力!

(本篇文章編譯自 7 strategies for running effective remote meetings


JANDI 顧問諮詢
點擊填表,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