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薪數字不再是秘密!薪資透明化為何能鼓勵員工升遷又降低離職率?

想知道同事薪水是多少嗎?薪資透明化又能帶來哪 3 大效益呢?

封面圖/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文/ JANDI特約編輯陳薪智


先前有篇報導分享全球某家知名的雲端公司,洩漏多個職位的年薪,從一百多萬到最高六百萬不等。除了讓人驚豔於不同職務的職等薪資落差之大,同時也讓人好奇,跨國公司對於薪資數字,為何能對外開誠布公?

向來我們的職場環境都被提醒要謹記一個觀念:公司給你的薪資一定要保密,尤其同事之間不可以知道彼此領多少。


薪資不再是秘密,2022 是分水嶺之年

過往薪水往往被視為個人隱私,大家不會主動跟他人談起自己的收入,不過隨著為了避免性別同工不同酬,以及性傾向、有色人種、身心障礙者等因素造成薪資落差,美國紐約、加州、華盛頓都在 2022 年通過《薪資透明法》(Wage Transparency Law),要求公司必須在招聘廣告當中,明確揭露薪資範圍。

以加州為例,當公司或組織規模達 4 人以上,雇主必須揭露職務內容、升遷管道、以及年薪等訊息。對此,美國商業雜誌《Inc.》把 2022 年譽為「薪資透明年(Year of Pay Transparency)」。求職網站Talent.com的調查也指出,78% 的求職者認為薪資透明是一件正向發展,另外 74% 認為薪資透明,可以幫助勞資雙方一起創造更公平的職場。

協助台灣中小企業發展的顧問集團,列舉薪資透明化的3點效益:

  • 員工更清楚掌握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調薪的資格申請
  • 薪資標準公開讓每個人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項目挑戰
  • 制度公開透明之後,上級主管的責任從管理者變成輔導者

上述列出的情境,就有一家新加坡商駐點於台灣的科技公司,多年前導入薪資透明制度,結果發現經過兩年的適應期後,旗下員工平均 12 個月會往上升遷,最遲不會超過 18 個,而且公司的離職率由雙位數降到5%。

不過薪資透明不是單純把所有人的薪水攤在陽光下這麼簡單,以這家科技廠商為例,薪資公開的設計必須涵蓋3個原則。

  • 每項工作任務都有定義清楚、給薪標準

為了避免低估或高估工作能力而給錯薪水,因此公司必須清楚羅列各項職位描述,針對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職,都會有明確規範的項目。

  • 同一職級再細分不同職等,相同職位工作內容不一定相同

為了清楚描述敘薪位階,每個職級會再細分職等,例如初階、中階、高階工程師,而且同一職等所對應的職種,可能會有不同工作內容。如此作法,用來避免因薪水公開後,可能因工作的比重落差,導致員工內心會有不平衡的心態。

  • 權重衡量工作表現,數字化讓員工決定升遷速度

每個職等由多項條件所組成,因而會有個縱橫交錯的指標(例如年資、技術能力)形成一個計算表格,員工可以清楚算出自己可能還缺幾分,就能往上一個層級升遷。等於升遷的主動權交給員工自己,而不是由主管在後面逼迫。

當員工想升遷的時候,就必須提出申請舉出自己的升遷資格證明,搭配一位夥伴的推薦信,進而跟評審小組進行面試問答。評審小組的成員包含部門主管、專案/產品負責人、團隊夥伴(公司指定)、人資、以及員工自己挑選的推薦人,透過多方評估來決定當次是否可以升遷。


JANDI 幫助升遷決定會議更有效率

薪資開誠布公需要有一套透明化的宣導機制,例如就可以透過 JANDI 的「記事板」功能,每年定期更新公司的敘薪標準。同時也能讓新進的成員,一加入公司之後,就能直接在 JANDI 下載所謂「薪資手冊」,了解公司的給薪標準跟計算方式。

可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適合的型式

至於加入公司一段時間後想升遷,也能計算自己的實力分數是否達到標準。如果認為可以往下個職等挑戰,就能跟主管討論,再依據公司的機制挑選評審小組,進而快速在 JANDI 發起新的「議題」。讓申請人在議題內,提出有關自己工作表現的資料證明,其他評審也能在裡面提出問題,邀請申請人回答相關看法,幫助升遷決定會議的形式更多元化。


低薪/缺工一體兩面,對員工投資越少越傷公司體質

除了薪資透明,另一個勞工關注的議題是低薪問題。哈佛商學院「管理工作的未來專案」曾針對低薪工作與公司競爭力關聯性進行研究,得到結論發現:當公司對時薪員工的管理不當,給予員工投資太少,長期反而傷害公司自身的策略利益。

針對企業長期對待低薪員工的方式,研究標誌出經營思維犯下的 6 個錯誤:

  • 企業沒有意識到低薪員工其實很願意留任
  • 企業低估勞工工作地點與穩定的重要性
  • 企業低估了員工的善意
  • 企業很少讓員工主動討論職涯問題
  • 企業不在乎低薪員工的策略重要性
  • 企業在導師指引、職涯途徑、學習發展等面向辜負員工

換言之,當企業不願意栽培內部較低薪的第一線工作者,反而讓公司額外付出其他間接成本,長期下來除了面臨留任率低與曠職率高、經常招募與訓練新員工等問題,甚至更嚴重還有生產力停滯/降低、企業流程知識/競爭力流失等現象。

薪資透明入法儘管仍以歐美國家居多,薪資成為檯面上公開討論的話題,要在東亞乃至於台灣勞動市場發生,近期可能局勢不會有大幅的翻轉。對於願意嘗試導入薪資透明的企業,我們要多加給予肯定之外;對於低薪與競爭力的關聯,企業決策者也要好好重視這項議題。


點擊此連結或上方圖片,即可免費使用 JANDI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