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員工快速離職、爛員工安靜辭職,用人主管面臨 Quick Quitting、Quiet Quitting 該怎麼辦?

對於企業或用人主管而言,每當來到農曆年前後,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封面圖 / Photo by Johnny Cohen on Unsplash

勞動就業市場在2022下半年,出現勞工迅速離職的現象,尤其是Z世代社會新鮮人、高階職位專業經理人的比例更為明顯。為了避免好員工快速離職,只願意做最低限度工作的成員安靜離職,企業有哪些好辦法應對?

文/ JANDI特約編輯陳薪智


對於企業或用人主管而言,每當來到農曆年前後,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當然是工作表現良好、有生產力的成員突然閃辭,也就是現在全球興起的「快速離職」Quick Quitting;另一方面,相對績效表現不佳,只願意做最低限度工作內容的成員,選擇繼續用「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 的姿態賴在公司。

劣幣驅逐良幣的企業文化,可不是一個好現象。留不住有願景、有才華的員工,又都剩下一群不事生產的「老屁股」,對於組織的競爭力可是大衝擊。


多待一天都嫌多!為何快速離職比例較過往更明顯?


快速離職在近期受到關注,來自LinkedIn Economic Graph團隊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美國的勞動就業市場,前幾年在疫情風暴當下,產生非自願離職的裁員手段,隨著疫情趨緩,2021 年有一波高峰離職潮,接著再到 2022 下半年,發現美國勞工呈現另一波迅速離職的現象。

LinkedIn 對快速離職的定義,使用「短期任職率 STR」指標,所謂STR指的是不到一年的職位所佔比例。LinkedIn 就發現,2022 年美國多個產業的 STR,都比過去同期的基數增加,顯見員工在同一分工作不到一年的離職速度,相較前一年有所提升。

資料來源:Linkedin 網站

從上圖表可以發現,當某個產業的STR數字越高,意味快速離職的比例也越多。包含藝術娛樂、資通訊科技、行政及支援服務、財金服務、專業服務(會計、顧問)等產業,在2002年8月的快速離職現象,比前一年更為明顯。

至於哪一類人比較會出現快速離職現象,Linkedin統計發現有兩類情況。其一是Z世代社會新鮮人,因為剛踏入職場對於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加上起薪也較低,因此閃辭對他們來說成本相對低,更勇於在到職幾個月內跟公司提出辭呈。

第二類群體則出人意外,屬於高階職位的專業經理人或資深管理階層。這群人短期離職率的比例也在這一兩年有明顯增加,例如在2022上半年副總級別高階主管,快速離職率在8%~16%浮動,到去年8月再統計,離職比率約落在13%。


快速離職的原因,跟疫情有關?

既然快速離職呈現M字化發展,接著就要問,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迅速離開一家,好不容易才加入的公司?因為整個求職、招聘過程其實是相當費心勞神,不僅要花費大量時間成本溝通,對於心理壓力也是一種負擔。

其中一個最直接的情境跟疫情有關,也就是在防疫階段,多半採用視訊對談進行面試,多數求職者沒有真正走一趟公司,了解辦公文化,甚至到職後也幾乎遇不到其他同事。這就導致如果到職後,發現要做的工作跟原本面談的內容判若雲泥,當不願在工作上被剝削,求職者就會浮現快速離職的想法。而且求職者也尚未完全融入組織文化,這時候提出離職成為最佳時機。

至於已經是主管職的人,要重新加入一家新公司,相對轉換成本較高,為何他們也開始出現快速離職?

其中一個原因,主要是這些高階主管通常被獵人頭找到或被挖腳,多半帶有使命去改革新加入公司的組職制度,或是為業績成長有所貢獻。但是在疫情期間,讓更多人重視工作與家庭、個人心理健康的平衡,如果這類經理人發現加入的是一家有毒的工作文化公司,他們會寧願履歷上沒有這項入職紀錄,快速離職尋找更好的舞台。

至於影響快速離職也包含外在大環境的推動。根據富比世網站的分析,一是全球經濟面臨通貨膨脹,尤其美國的通膨、利率雙漲,導致勞工會傾向積極找更高薪的工作,抵抗經濟衰退問題。第二是勞動市場目前「供大於需」,以美國為例,除了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持續探底,現在每位失業者平均有2個職缺機會,許多崗位仍持續缺工,連帶讓勞工有更多籌碼快速離職,希望快速跳槽到更有前/錢景的職務。


克服快速離職,強化「到職體驗」

現在勞動力市場勞工比較佔上風,對於資方,就相對一個頭兩個大,因為好不容易招聘到員工,在培訓三個月到半年後,如果員工選擇閃辭,對於企業的營運傷害不小。因此為了避免員工迅速離職,美國企業開始施行培訓還款條款(TRAPS),概念就是如果到職短時間內要離職,必須先賠償相關訓練費用給企業,這類金額換算成台幣,大約落在數萬到數十萬不等。

TRAPS手段,等於是用契綁住員工,多半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有些勞工可能為了不想賠償罰款,就選擇用安靜辭職的姿態,待滿條款年限再提離職。

從勞方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家企業不用培訓還款條款又能讓員工想留下,除了薪水給到位、心不能委屈之外,企業最該做的就是「打造良好員工體驗」。也就是員工到職的第一天開始,其實也在為公司打分數。

企業為了留住好人才,可以從工作環境、組織協作等面向著手,透過企業協作工具,落實透明管理;另一方面,員工在對公司有不滿或疑問時,可以充分利用數位溝通軟體跟直屬主管請教。就有員工這樣表示,「主管希望我入職前3個月能給他們好印象,其實我也是同樣標準看待公司。」

快速離職的時代,不論是資方或勞方都在期望對方有好表現,既然現在員工有較多談判籌碼,對於企業當然要盡量從制度面,創造良好員工體驗。使用JANDI進行溝通、協作,就是提供更好工作體驗的數位基礎。


點擊填表或此連結,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