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DI 有趣貼圖的產地 — BREMEN 不來梅:我們永遠以創意為核心
新世代 貼圖 溝通術,G Bob 如何用一張圖勝過千萬文字?即便是工作用的通訊 app,也重視貼圖的原因?
「貼圖」已是通訊軟體的標配功能之一,在 JANDI上也不例外,你最常使用JANDI 的哪一組貼圖呢?事實上,每組貼圖的設計皆有其理念,以及想表達的價值。三組貼圖「G Bob、是的我發明了、優雅社畜的演藝人生」在 JANDI 用戶中相當受到歡迎,透過這次訪談,讓我們走進這三組貼圖的創作團隊:BREMEN DIGITAL CREATIVE(以下簡稱 BREMEN),掀開這間創意公司的神秘面紗。
文/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貼圖展現團隊實驗創意 為品牌客戶示範 IP 經濟
通訊軟體的貼圖 IP 原本非 BREMEN 的業務範疇,又是什麼因緣際會展開與 JANDI 合作契機?楊子江解釋,早期其實不乏為品牌客戶設計 Emoji(表情圖示),但往往隨著行銷活動結束,這些創意設計就被遺忘,相當可惜。
這群才華洋溢的設計師,發揮品牌的實驗精神,即使市場上已有各種貼圖,但他們總能想出創新玩法。於是,楊子江決定放手一搏,透過內部集思廣益的提案、創作、篩選到上架並搭配短片,讓貼圖的主人翁呈現戲劇展演,凸顯品牌個性,一連串 IP 經濟學成為未來示範給客戶參考的作品集。最後,G Bob、是的我發明了、優雅社畜的演藝人生這三組貼圖,不僅成功在 JANDI 上架,同時獲得市場高度評價。
辦公室情境貼圖成顯學 解密「G Bob」創作理念
G Bob、是的我發明了、優雅社畜的演藝人生三組貼圖的共同特質在於,內容都是呈現辦公室情境,會有這樣設定其實是巧合。楊子江解釋「滿足設計師的創作欲」為前提,當時並未規範主題,但後來提案最有共鳴的內容皆與上班族有關。
「優雅社畜的演藝人生」這組貼圖,社畜概念源於日本,表現每位勞動者在企業組織底下被甘心奴役的狀態。儘管像畜生被對待,但仍要保有「優雅」姿態,這之間的衝突形象、心境,高張力展現上班族的內心糾結。透過貼圖的幽默感,詮釋辦公室的各種社會現象。
「是的我發明了」貼圖的設計概念,原來 BREMEN 過去與客戶提案的「失敗史」,許多創意內容在絞盡腦汁後,最後仍被客戶拒絕。透過貼圖,展現各種 idea 不論有用或無用,全交由消費者各自解讀了。
至於「G Bob」這組貼圖,由資深視覺設計師郭嘉穎操刀。她說靈感源自公司吉祥物,概念來自格林童話中的驢、狗、貓、雞的形象。所有動物中,「雞」站在最上層暗喻為公司的決策者,把雞的角色扣連到 JANDI 的用戶情境,輻射出一系列「偷偷婊老闆」的內容。所以主角設定為一隻看起來酷酷,說話又有點賤的「雞老闆」。
問及 G Bob 命名由來,聽聞解釋後驚豔創意人的巧思。郭嘉穎解釋,G 同音雞,Bob 是許多公司 CEO 會取的英文名字,把兩者結合發音就是「G8」的戲謔之感。
「希望這套貼圖,能讓使用者在苦悶工作有發洩的管道,同時能療癒上班族的心」
「貼圖」溝通術 一張圖情境勝過文字的解釋
問及「貼圖」在辦公室扮演的溝通角色,郭嘉穎解釋「對我來說,貼圖是一種表達情緒方式。」如果用文字,同一句話因不同角度解讀而容易產生誤解,但貼圖的存在,透過畫面展現情緒減少誤會。
楊子江也認同貼圖的作用,在職場上有些話要一直重複講,但用貼圖取代,有時貼圖的語境,傳達力道比文字更精準也更有畫面。例如 G Bob 有張圖是雞老闆指著手錶「on time」字眼,郭嘉穎笑稱這張圖的靈感因主管很守時,與其要用文字催促大家,一張貼圖更能沖淡嚴肅語氣又能達到提醒意味。
創意先行的 DNA,比品牌客戶大膽玩行銷新招
能翻玩貼圖創意,BREMEN 的成長史令人好奇。「我們創立於網路泡沫化再次崛起的時間,公司軌跡一路跟著數位產業十多年的變化……」楊子江剖析e 化時代為客戶建官網、活動網頁,APP 崛起時,嘗試智慧型手機的行銷互動內容。爾後的行銷 4.0 時代,搭上社群及網紅經濟公司再次進化,輔以 AI、智慧化科技實現精準化行銷。
儘管數位環境、科技工具不斷創新,BREMEN 始終未遺忘企業 DNA,那就是「以創意為核心」。例如當年推出文青相機 APP,便是在 APP 熱潮襲來之前,以「先行者」姿態,在數位環境「搶先」也「搶鮮」,透過實踐勇於嘗試,在客戶提出行銷需求前便已建立一套心法。
攤開 BREMEN 旗下客戶,從 BMW、麥卡倫、日立冷氣、CONVERSE、到台灣啤酒,能贏得不同產業的代表龍頭青睞,楊子江說,正是創意先行的理念。幫品牌客戶發想、製作行銷專案時,「有趣的創意」絕對不能少。當行銷手法千篇一律時,他們總能不斷突破框架,「空氣書法」即是一例。透過即時互動體感偵測技術,判讀使用者的手部動作,藉由操控程式化的機械裝置,在「人機混種」狀態下寫出客製化的書法字體。
因應時勢長出企業技能樹 四大業務展現虛實皆創意
除了協助品牌客戶發想行銷創意、解決行銷問題的業務之外,其他部門像是「梅林鬍子」負責主要創意事務,進行創造力的廣義實驗,從上述的空氣書法,再到喝飲料碰觸吸管產生音樂,又或是 AI 機器依據不同受試者的五官撰寫專屬的詩作,各種創意天馬行空。
至於「JourneyS 奇異之旅」則是他們因應數據應用及數位廣告需求,以創造訊息價值的操盤手為定位,整合媒體資源達到品牌行銷成效。最後一塊則是「BKA 不來梅知識學校」,原本是內部教育訓練而延伸出的公開課程,協助品牌客戶發展品牌之路所需的課程。
因應上課空間需求,新型態複合空間因應而生,「Milk Bar by BKA」這個充滿溫潤木質點綴的場域,成為知識和生活體驗交流的新空間。Milk Bar by BKA 對外開放後,空間美學備受青睞,楊子江說:「沒想到這裡一不小心就變成網美打卡聖地了!」
從幫客戶建置網站到現在自製貼圖 IP,儘管外在數位環境不斷變化,BREMEN 的組織及服務項目仍持續在變形。這家企業始終沒變的是,仍以創意為依歸,打造出各種充滿創意的內容。
身為創意人,工作中即是追求更多創作的可能性
楊子江認為如果為了貪圖一份工作而被迫創作,那就是無聊、僵化的開始。幸好,全公司同仁仍享受日常中找題材、激盪創意的過程,才能讓公司的創作氣氛源源不絕。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