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好知識的加速器:讓狂人飛的高效團隊溝通術,打造知識懶人包創造五萬次分享
「讓狂人飛,我們相信是一種精神,一種不知死活的前進,一線之隔也可以說是無所畏懼的前進,」讓狂人飛執行長洪璿岳的一席話,讓我們看到大學生的行動力是不容小覷的。
「讓狂人飛」致力幫大學生建立課外社團能力,形成有系統的好知識加速器。這個學習社群,從一個人的意志變成一群人的理念,再開花結果串聯全台超過八萬人追蹤。把知識變成懶人包傳承,是他們推動課外教育策展的載體,但狂人究竟要怎麼飛?今天還要帶你一探他們的高效團隊溝通方法。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體驗讓狂人飛的高效團隊溝通方法?點擊一起試試看
「讓狂人飛,我們相信是一種精神,一種不知死活的前進,一線之隔也可以說是無所畏懼的前進,」 —洪璿岳(Makarove),讓狂人飛執行長
為什麼會有「讓狂人飛」?
談起創設「讓狂人飛」的初衷,洪璿岳說:「我們的核心是推動別人,所謂狂人就是在自己位置努力奮鬥的人,我們推著他們前進。又或是有能力但還沒有挖掘自我的人,我們讓他找到屬於自己技能最狂的狀態,提供加速起飛的助力,讓大家看到這些狂人的潛能。」
我們像在山洞裡摸索
談起大學生的成長及面對未來的處境,洪璿岳有他年輕世代的觀點:
大學生就像生活在沒有光的山洞,許多課外的知識,沒有被系統化整理、規格化傳播,導致許多成功法則僅是個人式經驗,無法將經驗更廣泛傳承給他人。
這套「山洞理論」講述的台灣年輕人的集體焦慮。
洪璿岳觀察到的大學生,面臨的是更鉅觀的世代問題。現在社會氛圍普遍對青年不友善,尤其在職場環境「求職」的動詞,就象徵一種上對下的不對等位階關係。學生從求學到就業,彷彿就生存在黑暗山洞,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導致大家心裡隱含一股焦慮感。
有人提供小工具,狂人就能乘風起飛
「我們做的是不是帶他們走出山洞,而是給他一個工具,可能是指南針;可能是一盞燈,讓他們看到自己,也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比起摸黑更知道自己往什麼方向前進,我們覺得狂人本來就存在,只是沒有被推動。」讓狂人飛知識長林佳瑾解釋。
五萬次懶人包分享,是對讓狂人飛的第一印象
讓狂人飛之所以快速受到注目,一開始的方法是透過知識懶人包。原本洪璿岳在大學參與工作坊,將課外活動內容製作成知識懶人包,一傳十;十傳百,忽然間就超過五萬次分享,他才意識到大學生的共同需求。
一人理念到一群團隊,知識從核心往外創造漣漪
至今讓狂人飛仍持續產出各種知識議題的懶人包,從「贊助計畫如何做」、「粉絲頁行銷教戰」,對學生屬於剛性需求的技能型內容,到「如何建立團隊認同?」、「為什麼社團不該找朋友一起拚」這類團隊及人際管理的軟性心法皆有。
現代大學社團林立,讓狂人飛做的事可說超出「社團」的框架,甚至影響力觸及全台。但既然是社群,就不可能只靠一個人撐起所有任務,於是讓狂人飛慢慢擴大團隊規模。
成員的凝聚有各種緣分,例如運營執行助理李莉蓉原本是邀請洪璿岳參與 TEDx 的接洽者,現在是讓狂人飛中,扮演意見整合的重要角色。
而林佳瑾則是某次與洪璿岳參加同個工作訪而相識,關於那次初識,林佳瑾回憶:「我就像在山洞裡吶喊的人,而他就像在旁邊喜歡幫忙開燈者,我們就這樣串聯起來。」
而現在團隊就像一起在跑步機上奔跑,大家一路走來都在調整速度、適應坡度,不斷嘗試各種新的可能。
真心話大公開,你怎麼看「讓狂人飛」團隊?
讓狂人飛營運長 林佳瑾:溝通不是說服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那有團隊的組成,就需要溝通。林佳瑾不僅是讓狂人飛的知識長,同時過去也曾擔任過外商的心理人資顧問,面對溝通她非常有一套自己見解。
「溝通的本質是雙方站在同樣位置,探討跟交流出一個好的提案,而不是希望更改對方意見的說服」 — 林佳瑾,讓狂人飛營運長
知識要有效包裝傳遞,團隊更需高效溝通術
事實上,不論是系學會、社團或各種學生組織,在完成每一次活動過程,其實都在學習「溝通」,溝通不僅僅只是知識的交流,有時候更包含聆聽、同理的人際技能,這套方法在職場同樣相當重要。
讓狂人飛的團隊溝通又有什麼樣貌?林佳瑾說:「我常會帶著他們思考,溝通背後的目的都是為團隊好或想做好一件事,才會要相互共同討論。我常用自己以前的案例,去揭露出溝通不是要吵出誰是贏家。當大家去覺察自己溝通的方式後,有覺察的改變才是真的改變!」
讓狂人飛的三大群體
隨著業務持續增長,目前讓狂人飛的組織型態,可說是有三大群體的交集。
- 第一類是講師群,也就是團隊所開發的傳道者,透過溝通請他們製作各種懶人包內容,所以講師可說是核心的知識提供者。
- 第二類屬於團隊的營運群,成員各司其職從找講師、想文案、做設計、經營粉絲團等運作。
- 第三類則是機動性人才庫,可能過去待在團隊,但現在可能較少參與例行討論,但可依照不同專案有機動合作機會。
因為隨著討論的對象、事項增多,學生團隊必須找尋好用的團隊溝通協作工具。或者,直接邀約講師舉辦 團隊溝通課程 。
讓狂人飛,台灣最狂學生課外戰力養成加速器從社團到跨國學生組織、從活動到行銷設計。我們有實戰出身的夥伴,不間斷的把知識輸出成懶人包,而今天若你想要更深刻的學習,我們就到你們那開課!來吧!點擊連結邀約講師開課!
讓狂人飛執行長 洪璿岳:善用通訊軟體加速溝通
起初,讓狂人飛因為早期舉辦活動,看到其他人有使用 slack 的經驗,因此在沒有比較其他工具狀態下就開始使用。導入一年後,發現英文介面曾存在距離感,透過其他講師介紹而得知 JANDI 。
「 JANDI 的介面很簡潔好用,所以團隊全部移動到 JANDI 」 — 洪璿岳,讓狂人飛執行長
高效團隊溝通看這裡, JANDI 簡潔介面受讚賞
讓狂人飛非常強調溝通流程,把知識管理項目建立成第三方的客觀載體(可以是成員或內部搜尋工具資料庫,例如 JANDI )。
讓成員找答案過程,不會因人的因素而產生訊息落差,同時能有一套的解決方案及方法索引,讓內部的溝通與執行更順暢無礙。
讓狂人飛最常用的 JANDI 功能
1. 永久儲存以建立講師資料庫
在溝通過程,搜尋是讓狂人飛常用的功能之一。
例如外部串連的講師群,透過講師履歷資料庫的建立,當成員要搜尋講師的簡歷,就可一鍵複製跟貼上,加速找尋的流程。
另一項功能是針對圖片下方做討論跟回應,尤其當成員沒有一起開會時,就可利用 Tag@ 成員,讓他們也分享意見。
2. 議題分類區分溝通對象
團隊常用的功能還包含議題設計,針對議題目前有分為:常設單位、針對社團的例行公事、跟講師溝通(邀請講師加入)或特殊業務專案(例如外部單位邀請參加座談)。
有突發或臨時的議題,例如建置網站這類短期專案,就可以針對事件本身更聚焦討論。
3. 善用貼圖不怕曲解語意
有時文字的語氣因時空背景有不同解讀。
讓狂人飛的團隊分享,透過善用貼圖,一樣是回覆「好的」這個詞彙,一個最佳情境的貼圖,反而可避免對方曲解文字背後的情緒。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