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場喜歡「稱哥道姊」?透過這個方法,也許能降低企業內部的階級意識
初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因「不知該如何稱呼前輩」而感到困擾呢?
封面圖/Photo by Smartworks Coworking on Unsplash
你是否觀察過,還是社會新鮮人的時候,看到資深同仁會稱 XX 哥、XX 姐,隨著工作年資累積,自己有一天也被新進的人冠上 XX 哥、XX 姐。事實上,75.9% 新鮮人進入職場時,曾有「不知該如何稱呼前輩」感到困擾,面對此情況該怎麼辦?
中華文化講究「禮多人不怪」這種思維一直延續到東亞職場圈,也讓職場上的階級意識仍在許多細節中展現,例如「稱呼」就是一例。
有報導指出,75.9% 新鮮人進入職場時,因為「不知該如何稱呼前輩」而感到困擾。職場稱謂隱藏許多眉角,當方還不熟悉時,如果不小心叫錯,除了打壞第一印象,甚至有可能得罪對方,讓日後的工作埋下地雷。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新鮮人苦惱到上網問「職場稱呼」
從網路上查詢,可以發現有人在 PTT 或 Dcard 這類社群論壇的工作版詢問:「大幾歲會叫對方姐」、「大家都怎麼稱呼職場的人」,顯見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工作上的前輩同事們,真的是一門學問。
其中會拿出來討論的,不外乎是如果感覺對方年紀比自己大,尤其是女性,直接稱對方 XX 姐,會不會對方很在意?但如果直接稱對方名字,但又沒有很熟,會不會很沒禮貌?
職場稱呼的問題,有部電視劇劇情提到,要辨識職場前輩可透過「口紅顏色」,如果是粉色、豆沙色不稱姐;口紅較紅、較深就要稱對方一聲姐,不塗的就叫哥。當然這只是戲劇效果,現實社會主流的建議就是入境隨俗,先閱讀空氣並「跟著別人叫」。
不過到底該不該稱呼對方名字、或是用英文代稱,在不同產業類別或公司文化也會有影響。例如傳產中小企業公司,員工數不多且同事年資偏大,可能就會用「姓氏加職稱」來稱呼比較保險。至於有些年輕新創公司,或是外資企業在台灣有營運據點,就非常習慣用英文名字來稱呼彼此,有些對著 CEO 稱「某某執行長」,可能對方還會糾正說直接叫他名字就好。
東西方企業稱呼,為何有根本差異?
一位曾任職外商公司並旅居中國、美國多地的工作者,就提到他在美國及台灣工作後的明顯差異,也就是台灣職場上的階級感,明顯比美國還要濃厚。例如在台灣別人看到他,總是冠上某某董的稱呼;但是在美國工作,即使遇到大老闆,就會直接稱呼對方名字,根本不會加上 XX 董、XX 總的附加職稱。
為什麼東西方公司對於稱謂,會有這麼大的落差?主因可能是在西方社會,訴求個人主義,把每個人視為單獨個體,即使在職場中,也不會因為他的位階越高,就要額外加上 XX 長、XX 總。雖然在做決策上的權力關係仍有位階差異,但對於「直呼其名」就像喝水一樣自然。
對於東亞的企業,文化歷史背景受到儒家思維影響,不論在家庭、學校、甚至出社會,對於彼此位階及權力關係仍相對講究。因此職級、年紀、權位的差距,連帶讓我們對於稱呼就必須更小心翼翼。許多在本土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再轉到外資企業的員工,他們表示,剛轉職時光是 Email 開頭用 Hi、Hello 某某某,都要斟酌再三,想說這樣會不會很不禮貌。
另一方面,為什麼在台灣職場,有些人如此喜愛被叫哥、姐或某某總/董?有的人認為那就是在劃分權力位階,因為多了一聲哥姐,等於身分是「以上對下」的姿態在互動。對於有些下屬,也相當樂於稱對方哥姐,原因是透過稱呼,也凸顯對方要扛下更多工作責任,如果出包,就比較有理由是對方要負責。
亞洲企業開始實驗,透過綽號降低階級感
為了不要讓企業工作氛圍過於古板,有些老闆為了要打破「稱哥道姊」文化,有的企業會進行一項實驗,就是讓每位進來的員工為自己取一個綽號。
例如曾有謠傳阿里巴巴的員工,可以幫自己取武俠小說人物名字;另一案例則是台灣電商企業,從老闆到員工都可以選一個卡通人物的名字當作工作上的稱呼,直接稱對方柯南、小丸子、哆啦,來降低階級感。
不論企業有沒有幫大家取綽號,或是見到對方仍要加上職稱,對於大企業在合作專案,或是有些事情要跨部門溝通或討論時候,最怕就是忘記對方名字或職稱。
雖然有些公司會發放一張人員表,但要一個一個查找實在麻煩,這時候就能透過 JANDI 的組織圖,快速查找某個部門的成員,知道對方職稱並直接從 JANDI 發送私訊,說明工作上的需求,不僅溝通更有效率,也不會擔心忘記對方名字的窘境。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