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職場上的「孟喬森症候群」,從 5 個指標檢視你的同事、屬下是否經常博同情?

身邊也有符合這些特質的同事嗎?管理者該如何解決?

封面圖/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文/ JANDI特約編輯陳薪智


曾經有位網紅宣稱自己得了癌症,多年來在個人社群媒體分享抗癌內容,激勵許多病友也讓許多人對他鼓勵打氣。沒想到,有一天網紅突然坦承,他其實根本沒有罹癌,一切都是假裝的。

這類行為在心理學門稱為「孟喬森症候群 Munchausen syndrome」,反覆刻意佯裝生病、誇大身體不適/病情,企圖博得關注、同情,甚至更嚴重情節會透過病情來交換、獲得利益報酬。從孟喬森症候群還會衍生出另一種身心疾病是「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 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指的是旁人加工製造他人生病的角色,多半是照顧者故意誇大被照顧者的病情。

最知名的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案例,就是由真人故事改編的《惡行》。故事中的媽媽對外宣稱女兒的病情,來獲得社會關注並獲得大量慈善捐款。結果女兒成年後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媽媽宣稱的疾病,身體羸弱來自母親對她刻意的營養不良,最後,她犯下弒母的人倫悲劇。

事實上,孟喬森症候群除了發生在日常生活之外,仔細觀察身邊周遭的同事、上司、下屬,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經常在社群媒體上「曬病」。輕則是三不五時宣稱彷彿感冒、頭痛、經痛…各種討拍文;重則拍出耳溫計高燒度數、手腕插著點滴針管的照片。

不論是在工作時經常宣稱自己身體不適,又或是在處理組織內部問題時,刻意跨大嚴重性,這類行為經過喬治亞州立大學羅賓森商學院教授 Nathan Bennett 的研究,他稱之為「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Munchausen at Work, MAW)。


以下 5 個指標檢視,你的同事是否有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

Nathan Bennett 經過多年研究,他發現組織內如果有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一分子,很可能會對組織造成的影響是浪費管理資源、時間,更嚴重可能會破壞協作的效率,造成團隊生產力降低,促使員工士氣大落

所謂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的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 挑撥離間型

    這類人多以雙面人姿態,想要幫助團隊協調工作,但過程中分化成員彼此的信任感,造成不同成員之間有心結。表面好像透過他來化解衝突,但其實真正的衝突點就是由他而起。

  • 放羊撒謊型

    這類人會在專案執行過程,不斷跟所有人放話,刻意誇大危機情況。例如跟主管抱怨人力不夠、時間不足;跟其他部門同事裝可憐,不斷訴說自己承擔別人不願做的工作,藉此博得更多人同情。

  • 委曲求全型

    這類型人格會在一些專案剛執行,或組織剛形成的時候,主動自願擔任一些任務的負責人。隨著組織變大或專案增加,這類人會因為要兼顧其他工作,不斷揚言不無法擔任原本的角色,藉此爭取上層的慰留。

對於組織內可能有「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成員的存在,身為管理者或執行者,該如何找出這類人?

Nathan Bennett教授列出5項評估指標

  • 這位員工涉入專案,與實際解決問題/產出的程度,兩者有沒有成比例?
  • 這位員工在受到他人請託,或是接受工作指派時,抗拒頻率是否過高?
  • 當管理層想要調查(例如績效為何持續低落),這位員工是否從旁誤導?
  • 這位員工及跟他一起共事的成員,對同一件事的說法,兩雙方是否存在極大落差?
  • 如果暫時調離有問題的員工,對於協作效率、專案進度等流程是否大幅度的改善?

運用 JANDI 協作模式,驅逐辦公室內的孟喬森氏症候群

除了讓管理階層透過多方評估方法,找出辦公室內不適合的成員之外,對於企業文化乃至於日常組織的溝通協作,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避免「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滲透到團隊內?

部落格 The Accidental IT Leader 的作家 Jim Anderson 博士,提出了 4 個可以防範的指引方針:

  • 避免創造「辦公室英雄」,這會鼓勵孟喬森症候群

如果組織文化過度強調個人英雄主義,那就有很高機率吸引到「職場孟喬森氏症候群」的人加入,這對團隊向心力、工作效率會造成負面影響。

  • 強調團隊的合作,更勝於個人解決問題的成就

團隊合作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它強調團隊成員彼此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這類企業價值主張,較能激發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精神。

  • 注意資訊隱藏者,他們極有可能試圖引起麻煩

這類人就像之前提到的「安靜藏私」現象,導致團隊內部的合作、溝通出現斷層,必須運用制度、數位工具,針對有這樣工作習慣的人提出改善建議。

  • 確保不同階級的管理者,總是能了解員工的需求

管理者應該主動與員工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並採取相應的行動以促進員工的參與感,為團隊正向的協作氛圍打下基礎。

從上述防範孟喬森氏症候群的建議,進一步延伸至 JANDI 平台協作情境,可以對標以下應用:

  • 以 JANDI 為依歸培養協作思維,破除「辦公室英雄」工作文化

團隊的協作文化不會自然形成,必須仰賴管理決策圈有所行動。導入專業協作、溝通平台,讓所有與公事有關的資訊佈達、合作討論都集中在 JANDI,促使所有同仁意識到組織不追求個人英雄主義。

  • 不要一個人埋頭苦幹,透過議題討論跟主管、同事定期回報/求援

為避免組織內有人不知道該如何向外求救,導致要透過各種謊言掩蓋自己效率低落、進度落後的狀況,JANDI 的議題可以讓當事者把問題開誠布公跟大家討論。如果涉及主題私密性,也可以一對一私訊,跟對方告知工作上遇到哪些困難。

  • 管理者主動了解成員的需求,@Tag 指派、待辦清單有效幫上忙

管理者想知道整個團隊的工作進度,每次任務指派時,透過 @Tag 清楚告知不同成員分別負責什麼項目。

後續主管要追蹤進度,就能透過「待辦清單」掌握每個細項的百分比進度,而且待辦清單也能結合 @Tag,讓發令者、執行者雙方同步更新工作進度。


點擊此連結或上方圖片,即可免費使用 JANDI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