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新鮮人的求職愛情學:9大戀愛心法,教你準備履歷、面試應對、找到夢寐以求的公司!

擺脫求職曖昧期,讓人資一見鍾情的履歷面試全攻略

Syuya IG 懶人包(HR)
懶人包連結

這篇文章真的真的很認真

大家都有初戀的經驗,無論是單相思、兩廂情、或者失戀收場。我們都曾有段熱情追求另一半的瘋狂時期。

不論是年輕時的張揚猛撞、或是第一次喝醉的曖昧⋯不管在任何時期,我們都曾對愛情有過豐滿的幻想、或者有段小說般的風起雲湧。真實卻過著相當骨感的現實,過了好幾年處處碰壁、母胎單身。

「我喜歡的人不一定喜歡我,太喜歡我的人又不想接受」

忽遠忽近、或者時刻曖昧。工作如同生活,就像你的另一半一樣必須跟你一起走下去,一同成長、互相磨合、彼此扶持、細水長流。

因此得證!工作就如同愛情,很多時候其實不是你找不到工作,而是你根本不喜歡它,所以沒有想過為了得到這份工作仔細且用心。

拜託,情人眼裡出西施,好比在你面前有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另一半,但條件再好,不愛就是不愛。當你沒有認真去追求時,對方,即面試官,也絕對感受得到。

所以,如果過去你有認真的追求另一半、為了另一半而盡心盡力的付出與準備,那麼接下來這篇文章你會很好了解、工作也如魚得水。但如果你過去的心態都只是玩玩而已膩了分手,那麼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

請同時檢討你的愛情與事業學分出了什麼問題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接下來,我們來用愛情發展流程來看履歷準備與面試應對

初期:從喜歡到吿白

1. 履歷配色
2. 閱讀比例
3. 資訊呈現
4. 內容包裝
5. 人格特質

中期:從告白到嘗試

6. 面試服裝
7. 抵達時間
8. 回答應對
9. 結束面試

成果:從嘗試到結束

愛情發展流程初期:從喜歡到吿白

所有的戀愛故事,都是從措手不及開始的

喜歡一間公司分為很多種面向,也許是參加活動一見鍾情、或者滑求職網站右滑喜歡左滑不喜歡,但無論如何,要配對成功總是先得準備好履歷

1. 履歷配色:如果愛情有顏色,那肯定是企業品牌色!

履歷的投遞方式有很多種,可能是直接寄到信箱、可能是經由各類求職平台,這些都無所謂,但這時候你要思考一件事情:

「努力費盡所有心思,就只為了借你一眼」

履歷如繁星,人資在收履歷的時候沒有時間逐份閱讀,如果你今天希望能夠早點被人資看到,這時候就該在第一時間吸引他的目光

許多人都會使用制式履歷,它沒有不好,但就跟你想找的另一半一樣,不夠出眾以至於無法讓你發現,這時發揮一點小巧思,想想對方喜歡什麼,在表面形式上肯定要打扮的讓對方喜歡,這時履歷的顏色會推薦直接使用對方的企業品牌色!

為什麼呢?品牌本來就會有既定色彩規範,當你使用了對方的品牌色,對方就會知道「求職者為我量身打造」

光是如此,就足以讓人資在視覺上感受到你的用心!

2. 閱讀比例:成為對方愛情的模樣,用體貼對方的比例!

追求另一半肯定極盡許多體貼之能事,你可以想想,其實光讓人資看到你的履歷才只是開始,如果想讓他對你右滑「有興趣」,那麼你必須想想人資在「閱讀資料的使用情境」

在網頁設計中,有個專有名詞叫做 RWD (Responsive Web Design),也就是響應式網頁設計,這個設計主要的功能就是讓網頁在任何瀏覽比例下,能針對不同螢幕的大小而自動調整網頁圖文內容

為什麼要提到這件事情呢?因為你可以依照你所投遞的公司產業,去選擇適合他們使用情境的比例,如果多數時候是用電腦,那建議會用 16:9(橫幅)

而如果是以一些新創企業,他們可能更多時候會先用手機閱讀,那這時候就要選擇 9:16(直幅)

JANDI 履歷配色
關於愛情的顏色:當年青澀的履歷,用了滿滿的品牌色

3. 資訊呈現:想想對方的愛好,說對方想聽的事情!

履歷的資訊不是只是打出來就好,思考對方的喜好從中調整才是正確的事情。有些人只會說自己想說的,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a. 不能只是時間軸經歷:

現在這個時代講求視覺化,用數線表示自己曾做過的事情是及格款。但問題在於,也許你的經歷豐富,但豐富的經歷中符合對方需求的只有少數幾個

這時你可以有兩種做法:一個是全部列出,但針對應徵公司的需求特別加強描述;另一個是只列出對方的需求,完整列出可以貢獻的特質及價值

b. 提出數據,但避免無感數據:

「台北男,18,安安」「對方已離開」
對於人資而言,這些東西都不是重點。想想當你提起你有「溝通的能力」,請問怎麼去定義溝通?用什麼溝通?怎麼比較溝通?

用「事件」或「故事」來補充說明,才能讓這些數據指標更有感。我在上課時常常會提到一個案例:有些手機廠商時常都會廣告強打鏡頭數量、鏡頭像素來宣稱自己的拍照能力很好,但這些資訊其實完全沒有用;但如果今天用故事來說明,例如宣傳海報的一張情境照片、例如一個簡單的故事影片,老實說效果會好非常多!

就好比你很有錢,卻只會用物質經營與另一半的關係。但怎麼沒想到當對方碰上比你有錢的人就會轉身離去呢?

設法讓對方瞭解你的內涵、你的氣質。以故事服人、以感動的故事讓人有感。而故事並沒有篇幅限制

「只要能夠讓人有情緒起伏,那就是故事」

其實廣告文案就是故事的一種形式,因為他們會藉由故事的特性讓人有情緒起伏,而行銷本來就跟操作情緒有關,讓人產生喜怒哀樂等反應就是這個廣告的目的,接著這些目的會讓鎖定廣告受眾有更高的機會採取行動

4. 內容包裝:避免自我膨脹,容易被拆穿、愛情不長久

過去在看面試資料時,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些科系因為有專題,會有一些自發型的專案內容,這些專案內容在履歷上會寫成「共同創辦人」、「共同發起人」,但看到經歷的時間軸只有不到半年,不用問也知道這個並不是一個可以被稱為經歷的東西

其實這類東西可以老老實實的歸類在作品、專案經歷。不是要你謙虛,而是不需要華而不實、使用看起來好棒棒的職稱去過度美化自己。畢竟就算真的到了面試還是會被自己的愚蠢包裝搞砸

其實,這就跟本來有機會的戀情一樣,雖然你們成功連上線了,但當你撒了謊,就必須用跟多的謊來圓前一個謊,但這是一個浪費彼此時間的過程,不用多此一舉

其實,就像沒有機會的戀情一樣,不用多此一舉、浪費彼此時間

5. 人格特質:我喜歡你,是你讓我感覺能夠一起走下去

對於職場新鮮人的求職來說,其實具備的能力再好,與真正的職場相比其實肯定都還有段距離,而人資也都很清楚這件事情

在這時,你該在履歷中寫的並非單純是在大學時期擔任什麼、做過什麼。而是藉由做過的這些經歷,你得到了「哪些心得」或者「養成了什麼特質」。這些心得及特質有可能是一小段故事,但你可以藉著這些事情讓人資更清楚你所具備的特質是否適合這個團隊、公司

「我喜歡你,是我獨家的記憶;誰也不行,從我這個面試官奪走你」

說個小故事:我人生第一次面試實習就面試成功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問了老闆當時為什麼會錄取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覺得當時我的面試表現很差,所以成功錄取時很讓我意外

後來他告訴我,因為他知道我非常有心

那他怎麼知道的呢?其實是因為這間公司的相關的粉絲專頁我會按讚留言、線下實體活動有辦我就會特別從外縣市過來參加、活動結束後會跟他們的員工互動了解公司的狀況⋯有沒有發現

就像追另一半一樣!

想想,當你喜歡一個人時,你會不會從 Instagram、Facebook 等地方盡可能的想要和對方互動、等待對方的回應、期待他的各種消息並設為通知呢?

100000% 會對吧?當然這樣的案例很少數,也不是每個人真的都有命中註定的公司想要加入,但在這邊再舉個例子:

在面試一個以內容行銷為主的職缺時,我們問了一個問題是關於內容的規劃。而其中一位應徵者,非常具體的說出我們過去幾年來規劃的文章總數、文章類別,而建立在這個基準點上他會怎麼去規劃這件事情

這個細節細到恐怖,那不用說,我們很清楚他非常的喜歡我們、很想加入我們,才可以研究到這麼深

當然,直接做模擬項目進行提案也是一個表達愛的方式。但無論任何形式都好,每件事情都能往回理解你是個怎麼樣的人

8. 回答應對:懂的停頓,將想法用更好的方式表達

其實無論是穿著打扮、舉止談吐,這些第一印象在初次見面後沒幾秒就會被定型。而這些東西會進一步影響到面試的成效

「呃⋯是不是該馬上回答才行?」

當你在回答人資的問題時,如果你不是一個反應很快的人,我會推薦不要馬上想著回答問題。有個現象叫做柴嘉尼效應 (Zeigarnik Effect),也就是:比起連續而完整的事,人往往更容易記住「無法達成或中斷的事」

在這時,你可以不用強行回答問題。若你不清楚或者緊張,可以請人資再問一次、或者請人資給你 1分鐘或者多點的時間思考

好的回應,往往在適當的停頓之後。沒有辦法當下給出一個最好的答案沒關係,通常人資不會覺得你不夠努力或專業,但無論如何都比給一個「像是答案但其實沒有回答到的回應」要來得好上非常多

我們很常碰到為了回答問題而硬答的應徵者,他們有時候是因為緊張而回應得太快,但有時候會忘記釐清問題而回了讓人誤會的答案。這時反而可能會讓人資再問一次相同的問題,而彼此又多花了時間在同樣的問題上

第一次單獨和喜歡的人相處也是

你可以慢點回答、假裝沒聽清楚再問一次。這些都比你回答一個讓人翻白眼的答案要來得好太多

比起回家抱頭懊悔,不如當時臉皮厚點

藉著適當的停頓,可以讓對方更專注聽你說的話;甚至當再度問你問題的時候,你可以思考看看對方說的話有沒有藏著你可以發揮的話題,抽絲剝繭之後也有機會讓被動變成主動,或是成為下一次約會的伏筆!

9. 結束面試:主動揭露建立連結,爭取有可能的曖昧機會

面試的形式很多種,在一場面試結束時,有些人資會問你有沒有想問公司的問題。其實這是非常好得分的一個對話細節,因為只要有問問題,人資對你多半會更有印象。但在這裡分享幾個不做和要做的事

a. 不要問今天的面試表現

這個問題等同強迫人資馬上給你打分。打高增加你錄取的期待、打低又馬上摧毀你先前付出的準備。這種問題問下去對人資會很為難,而在這個情況下人資也只能回你含糊且正向的答覆

況且,人資問你這個問題,主要是預期你問公司相關的問題,進而看出你對公司的其他想法。怎麼會反過來要人資給你答題了呢?

而這就跟第一次約會一樣

急著問對方自己的表現是不科學的,這只會馬上顯示你自己的自卑、沒有自信。這樣的問法對方是可以理解,但理解不代表不會對你印象扣分

畢竟人家更想知道你對他有什麼看法,你都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就先自顧自的考慮自己的感受、解決自己的焦慮,怎麼看都有點失分

b. 不要面試你的人資

很多時候我們打聽對方的資訊,只因為說法不夠講究,以致讓對方感覺到被評價,甚至被歧視。確實,面試本來就是互相的,當你正被人資面試時,你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公司的團隊氛圍、工作環境等等,來判斷接下來你要持續待著的地方長什麼樣

但是,很多場合多半都有主客之分,這就跟問「覺得我今天表現怎樣」一樣不禮貌

c. 面試感謝信

這是一個加分項。在面試的途中你會有大量時間和人資交談,你要把握的不只是你回答的問題,你還要從對話中找到一些印象深刻的過程,並將這些過程記下來,成為感謝信的內容

其實這就是自我揭露。自我揭露是一個可以快速親近彼此的一個方式。這裡的關鍵,是拋磚引玉從自身感受講起,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與積極

而在這裡,千萬不要說謊話或者諂媚,這些東西一看就會被揭穿,它不是用來拍馬屁的,而是一個增加彼此好感度和印象的手段

跟所有愛情故事的起頭一樣,第一次的約會後,總是會想著傳一封訊息給對方,告訴對方「你有多喜歡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很開心」,這些事情看起來不重要,卻是讓彼此能有機會繼續的伏筆

愛情發展流程成果:從嘗試到結束

愛情中最珍貴的地方:是一起努力的過程

如果今天你看了這個交戰守則已經終成眷屬,那恭喜你!接下來開始好好談戀愛,盡心盡力的跟公司一同成長,平平淡淡也有浪漫

但如果是面對失敗,我們不能只顧著難過,要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

這裡提兩件事情:

a. 我面試沒過是因為能力不足?

很多人會認為面試沒過就是能力不足,但其實不一定。有時候你是能力非常足夠,認為你在這裡得不到發展,或是就算把你攬進來了你還是會離開,那不如直接拒絕與你相戀

b. 那如果發現,真的是能力不足怎麼辦?

你沒看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男主角為了追女主角時努力唸書是為了什麼嗎?

當然是為了將自己提升到和對方有同個基準點,才有機會和對方交往啊笨蛋!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一份工作,在事前準備、學習、量身打造,絕對不會讓任何事情有所遺漏對吧

 ランウェイで笑って 示意圖
沒實力的人得做的事情只有兩件:1. 提升實力、2. 盡全力做做得到的事情 by ランウェイで笑って

「愛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感覺很重要」

很多人面試失敗會歸咎於自己。但其實面試時會判斷的因素有非常多,不一定完全是你的問題。不要讓自己徘徊在失戀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要記住,不要胡亂通靈對方的想法,搞錯自己在接下來該努力的方向

長期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

卻以說話的表現而被評分

面試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在資訊互相不對等的狀況下進行的,而面試的其中一個本質是:一場推心置腹的對話

既然不能逃避,那我們就必須面對,面對公司或者曖昧對象都是,我們都要學習著讓自己的想法用更好的方式表達出來!



職場新鮮人的求職愛情學(對話示意圖)
職場新鮮人的求職愛情學 by Syuya Fujikawa

就跟愛情總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一樣
每一次的歷練,都是為下個工作做好準備

我一直認為所有領域都可以彼此結合,而領域本身則是將世上所有事情不斷細分的一個過程

這篇文章其實是源自於和朋友間的對話,剛好聊到他和對象分手的事情,其實我也很常冒出類似的對話。而剛好參與JANDI Taiwan實習計畫,打鐵趁熱,決定將這些內容梳理出來。

愛情是、職場亦是、人生亦是,很多道理是共通的,只差在當你身處在不同的環境時,你會不會被這些細分的過程給限制住。當然,知易行難。我們看待不同事物的比重、心裡所佔的份量都會影響到面對任何事的表現

以面試為例,其實面試不只是要準備給人資的資料,它更是讓你更能釐清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個重要方法。新鮮人不要搞錯了準備面試的重要性,它絕對不只是替自己拿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更清楚你未來職涯的輪廓!

最後,祝各位迅速脫離職場單身狗,情人節快樂!


JANDI 顧問諮詢
點擊填表,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