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空降新主管上任提出三大問題,身為員工該如何藉此表達個人工作優勢?

洞察新主管的三大問題,如何策略性的回答?問題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實際來試一試!

新主管剛上任就要團隊準備三個問題的答案,之後還邀約大家做一對一的訪談,藉此更深入認識團隊的每位成員。如果是你,是虛應隨便準備回答;還是洞察到這些問題背後的用意,趁此也準備一些問題來回問新主管呢?

文/ JANDI特約編輯陳薪智


在組織內工作一段時間可能會遇到這類情形,原本團隊的大主管突然離職,公司決定在外部找空降主管。原本在團隊內的成員便開始擔心,新來的主管不曉得個性怎麼樣?他的領導風格跟前任主管會不會落差很大?如果他的做事方法跟團隊建立的文化發生衝突時,身為員工該如何反應,是盡可能討好他?還是勇敢做自己沒在怕?

這件事情發生於我合作很久的一家企業,他們 PM(產品經理)團隊突然來了一位新主管,在他到職日正式上任之前,從HR那邊就收到訊息說,新主管上任會會逐一跟所有PM一對一面談,藉此好好認識對方,甚至新主管提出三個問題,希望成員可以預先準備好答案。其中一位PM朋友(以下稱他 Allen)就相當苦惱,究竟該怎麼回答這些問題呢?

洞察新主管的三大問題,其實他目的是檢視你的做事態度、職涯規劃

新主管提出的三個問題分別是:

1. 請用幾個關鍵詞形容你自己?
2. 過去在這間公司工作你覺得最有印象的事情?
3. 未來五年你會覺得你的工作是什麼模樣?

從上述問題可以看出,這類問題是非常開放式的回答方向,不過也可以看出新主管提出這三項問題的箇中用意。畢竟在職場大家是來工作完成企業的目標,而不是和家人、朋友一樣可以掏心掏肺,所以 Allen 相當苦惱,究竟該用什麼角度切入,「聰明」設計回答的方向。

聽完 Allen 的煩惱,我向他說其實換個想法,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新主管面前,好好檢視你個人的職涯狀態。甚至透過對談,不妨你也回拋出相對應的問題,如果這位新主管能聆聽你的需求,並願意給予合適的建議,也許他能成為你職場上的 mentor,成為你在工作發展的墊腳石。至於這三個問題,為什麼這位新主管會這樣問,以及如果你是 Allen 的話,可以怎麼準備問題呢?


準備一:形容自己的關鍵詞,善用正反特質強化你在工作的表現特質

第一個問題是用幾個關鍵詞形容自己,這部分可能有些人會直覺想到,難道是要描述我的個性嗎?事實上,新主管其實是希望透過關鍵詞,一方面想知道你是否真正認識你自己;一方面他更期望你的自我形容,可以跟工作表現有更深度的扣連。

我向 Allen 分享,如果今天是我準備會運用三個關鍵詞,其中兩個偏向正面、一個傾向負面,但這三個關鍵字會彼此呼應,並且在與新主管對談中,巧妙帶出我在工作的優勢特質。例如我會跟主管分享「讓同事放心」、「重視時間管理」、「對成果稍微吹毛求疵」這三組詞彙。

這幾個關鍵詞背後涉及的做事風格,用意就是讓新主管知道,第一個我是可以讓主管、同事託付任務的夥伴,因為我具備高度責任感,所以專案執行過程,我可以讓部門內、跨部門的同事安心把工作交給我,無形中強化我的盡責特質。第二個帶出時間管理,則是凸顯出做事效率的特質,也就是在呼應第一個詞句,我很盡責但是不代表做事情會拖延,因此要在截止期限內完成專案,除了重視時間管理,另一個隱性的特質就是我會善用合適的工作方法、數位工具,來持續提升工作的效率。

至於第三個關鍵詞,除了強調自己優勢也適度帶出某部分的弱點,但這個弱點並不會影響到整體工作表現,而是讓新主管理解,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缺點,過去曾嘗試過哪些方法來改進,並獲得哪些具體成效。例如這邊的吹毛求疵,代表我個人有完美主義傾向,所以工作過程容易給自己壓力,甚至對成品要求也相對高。透過原本負面描述延伸到正向價值,同時分享因為這個特質,讓自己學習在高壓狀態下透過冥想、換位思考,鬆綁原本過度堅持的特質。

三個關鍵詞,可以選擇兩個正面、一個負向但是可以看出作出的改變、進步,帶出自己的優勢(攝影師:Gustavo Fring,連結:Pexels)

準備二:工作最有印象事情,耙梳自己工作里程碑的好時機

至於第二個問題,其實主管不是要你單純分享單一工作事件,其實他想知道你過去在團隊之中,貢獻哪些實績,藉此思考未來如何幫你分配最適合的工作內容。許多人會在離開公司找新工作時才重新調整個人履歷,其實組織有人事異動時,也是優化自我履歷的好時機。

透過第二個問題,藉此好好回顧自己在團隊過去經手多少專案,哪些專案特別有價值,是受到客戶高度肯定而讓這個專案合作獲得續約,還是你看到大家工作模式耗時費力,特別去找合適的數位工具,成功導入到團隊內並大幅提升流程效率。這些回答內容,盡可能「量化」具體數字,同時帶出你認為這件事對組織創造的效益是什麼。

從這類回答過程,讓新主管感受到你不是上面交代什麼事情,自己毫無思考能力就去執行。而是自己在每一次的專案過程,訓練出個人做事的SOP,同時找到工作模式的缺失,你願意找方法去解決、克服。以導入 JANDI 協作工具為例,就能分享過去團隊共 8 位 PM,傳統工作模式缺乏統一的雲端協作模式,導致往往一個專案造成資訊落差,或是在旺季時專案過多人力無法負荷。透過流程的數位化讓團隊建立起工作模板,施行一年後發現同樣在工作高峰,但組織人力可足以應付,幫助公司不需要額外增聘人才,等於幫公司省下額外的人事成本。


準備三:思考未來工作狀態,正可以展現你的個人格局及野心

至於第三個問題未來五年規劃,對許多人一定非常難回答,因為現代環境變化如此快,誰會精準預測到未來的變化。不過新主管的這個問題,他其實不是要你精準回答,未來的某個時刻你會在哪個位置、年薪多少。事實上,他期待的答案,是希望你能對自我規劃有一些方向或期許,而正因為有此目標,所以自己預計在這幾年將在工作當中,可能會展開一些進修計畫,或是你希望從工作訓練中,培養跨領域的專業能力。

例如 Allen 現在已經是能獨當一面的PM,他其實對產業分析也很有興趣,他就能跟新主管分享,他在每次經手客戶專案過程,都在累積該產業的領域知識(Domain-Knowledge),但是他發現遇到瓶頸就是獲得的 input 較碎片化。所以未來他將在工作之餘,去進修產業分析方法論的課程,同時嘗試將工作心得,撰寫成個人部落格文章。也許 Allen 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後,他具備洞察客戶工作流程,又擁有產業分析的能力,未來轉換跑道成為協助企業客戶落實 Design Thinking 的專業顧問。

最後我也跟 Allen 分享,在準備回答這些答案時,不防也可以「反客為主」去設計當你在與新主對談時,也許可以適度回拋出相關問題,問問遇到這類情境,新主管會如何擬定相關應對方針?或是他能否針對你個人職涯發展規劃,找出你沒意識到的盲點來給予建議。透過此方式來知己知彼,也是試探新主管相當有幫助的模式。


▍Hello 我們是 JANDI,致力於打造更好的職場溝通環境。如果你對於職場溝通、雲端協作、遠距工作、內部管理議題有興趣,我們每個月會發布相關的內容,歡迎你訂閱 JANDI 粉絲專頁 了解最新的內容文章以及課程。若你對於「企業內部通訊軟體」有需求,也歡迎點入下方圖片聯繫我們!

JANDI 顧問諮詢
點擊填表,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