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著想回訊息、劃掉待辦事項?運用 JANDI 工具幫你緩解「工作提前症」

收到 email、訊息無法忍受有紅點;快速完成專案,卻發現白忙一場?如何聰明工作?

你是提前症(Pre-crastination)的一員嗎?總是急於想把工作弄完,一旦沒有足夠時間,內心就會充滿焦慮、心悸、甚至影響工作品質。這時候該怎麼辦?教你善用 JANDI 功能區分工作優先順序,有效緩解提前症的情況。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拖延症」是許多人從求學到出社會,持續抗戰多年的大魔王。還是學生的時候交報告,總是拖到前一晚敖整夜趕工,當了上班族,主管或客戶要資料,也總愛在 deadline 前一刻,檔案才終於寄到對方手上。

不過現在有另一種行為模式是拖延症的相反面,也就是提前症(Pre-crastination),相對於拖延症,有提前傾向的人,更喜歡事事盡早完成,如果有些任務突然出現,就會覺得沒有足夠時間可掌控,這時候內心會充滿焦慮、心悸、失眠。甚至更慘狀況,工作效率會因為想要面面俱到,不得不勞心勞力,在成果表現反而大打折扣。

「提前症」如何被發現?焦慮感總是如影隨形!

提前症的行為症狀最早的研究,有一說是美國賓州大學在研究人類心理行為時,有一項實驗是給測試的人兩種選項,其一是「在出發點就提起身旁水桶」、其二是「快走到終點線前再提起水桶」。結果發現有些選擇前者的人,就容易出現提前症的行為模式。

後來 Psychology Science 期刊針對 Pre-crastination 行為作出完整說明,有提前症傾向的群體,容易出現的徵狀是心理渴望迅速完成任務。當遇到一項任務沒有特別重要,但比平時狀況要花費更多心思,有提前症的人會願意付出更多時間、勞力,就只為了完成任務本身。

藉此觀察,如果是有嚴重提前症的人,距離截止日還有一整周時間,他可能會在前一個月就開始焦慮,深怕沒有提前完成的話,整個心理狀態就會被恐慌感淹沒。如果同一時間,手上被交付好幾個工作任務的話,焦慮感更會放大好幾倍,導致整個腦袋都被期限、進度的壓力所淹沒,因而無法在當下專注投入工作,造成生產力更加低落的惡性循環。

JANDI 聰明工作與待辦清單
有嚴重提前症的人,整個腦袋都被期限、進度的壓力所淹沒,因而無法在當下專注投入工作,造成生產力更加低落的惡性循環

你是否也有提前症?清點以下症狀符合哪幾項

根據文獻描述,提前症在工作上的表現,常有一些症狀:

  • 收到 email、訊息無法忍受有紅點,一定必讀秒回 >>> 但有時急著回覆,沒有好好消化對方意見,反而花更多時間再來回溝通
  • 新的專案展開在分工後,急著完成自己任務 >>> 往往需要協作的任務,有時會涉及跨部門討論,不斷催促其他組員進度,反而造成同事壓力
  • 涉及外部廠商提供資料的任務,一心想急著做完 >>> 有時供應廠商會臨時提供其他補充資料,進而影響最終成果走向,過早完成反而白忙一場
  • 喜歡列點寫下一天工作的待辦事項,每一點都要盡快劃掉  >>>有列待辦清單是好事,但如果是為了急著劃掉而沒有考慮品質,工作表現其實是扣分

從上述相關症狀可以發現,很多時候提前症會讓人急於點開通訊軟體,一看到訊息就想立刻回覆,但在求快的狀態下,可能只為了「秒回」這個動作。其實沒有好好消化對方的意思,只是透過直覺反應,快速把對方的問題再丟回去。

又或是每天為了「打勾」所有待辦事項,但卻沒有好好思考每件一件事背後的價值程度,少了擬定更長遠決策,因此無法展現「慢工出細活」的優勢。或是另一種情境,例如會議時間、搭交通工具,抓的時間過於提早,反而要空等其他人或班次,造成額外時間的浪費。


該如何緩解提前症?待辦事項 4 宮格確認輕重緩急

適度的提前症,的確能幫助自己承擔更大責任,讓上司、同事對你多了一份安心。但如果過於嚴重的提前症,面對工作每一件事情都投入同等的注意力、花太多時間規劃、設想,反而對工作效率造成負面影響。

有提前症的人,該如何調適這樣狀態呢?處理提前症,可以從心態及方法上著手。心態方面,可以運用番茄時鐘法,刻意設定某些時段為「靜心」或「玩樂」,逼自己在此狀態下就不要再想與工作有關的事情,嘗試清除腦中繁雜的思緒;關掉任何 3C 產品的干擾,嘗試讓自己用優雅、從容的姿態,面對工作各項任務。

至於可嘗試的方法,就可以利用企業協作軟體 JANDI 的工具來加以協助。

圖為 JANDI 介面:左側紅匡為議題,可以清楚的劃分討論空間;中間對話框則涵蓋如待辦清單的功能;右側紅匡為通知中心,可以發現所有被 @tag 的訊息都集中於此。

首先針對一周、一天的工作項目,嘗試在 JANDI 設定「個人議題」,在該議題內固定排序「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四公格,洞察哪些任務屬於緊急且重要,就可依據優先處理,再將每個排到 JANDI 的待辦清單當中。至於不緊急但重要的工作,就可以設定在每周工作相對比較不受干擾的時段,也記得待辦清單要設定一些空白,保有彈性安插某些臨時性的緊急工作。

另外想解決被 @Tag 就想立刻回覆的念頭,面對這種時候,不妨就可以告知對方,已收到通知,但自己需要一些時間沉澱、消化,預計在某個時間點給對方回覆或另約時間討論,再把此事項列入個人待辦清單。找時間想清楚後,再回到該議題內的討論串,將完整的作法、想法提供給對方。(所有被 @Tag 的訊息也會存放在通知中心,隨時都能快速找到與你相關、重要的資訊)

運用數位工具的輔助,能減少過去一來一往太多沒有實質解法的訊息,同時也能把完整想法記錄在 JANDI 裡面,未來工作遇到相似的案例,就能透過「搜尋」功能,找到該討論串或檔案,讓自己不用再處於焦慮的狀態,同時又能兼顧到工作效率與成果品質。

JANDI 顧問諮詢
點擊填表,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