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比「最好」的選擇更重要!整個工作群組改變,你有這些辦法

團隊協作體檢工作坊之後,發現企業已經知道改變的重要。但是怎麼選擇?如何推動工作群組改變?你可以聽聽看工作坊討論的作法

改變,已經成為必然,但是如何選擇?如何推動工作群組改變?變成目前最重要的話題。團隊協作體檢工作坊中,由雲端工作術講者侯智薰帶領下獲得充分討論。先要瞭解各種不同工具的強項與專注領域,再檢視是否與遇到的問題相符,最後提供你一些方法嘗試在團隊內推動改變。

文/ JANDI 榮譽成員 曹凱閔

團隊協作體檢工作坊在三創!

三創育成課程:專案效率 X 團隊協作力

你還在用 LINE 工作,且飽受各種訊息的干擾嗎?現在線上平台及 APP 工具的普及,使工作早已從線下搬到線上,舉凡對話紀錄或檔案建置,都存在於雲端;你我的工作模式早已進入「雲端化」,但傳統的工作模式及協作思維,使我們綁住團隊間工作的效率跟默契。

如果你也有這些痛點與困擾,想徹底為團隊協作進行健康檢查,期待自己能駕馭完美的雲端工作術,提升團隊默契跟專案進度,那麼 2018/06/07 的這場「體檢工作坊」就是為你而生的。

Image for post
團隊協作體檢工作坊

我們討論了什麼?

工作坊一開始先讓大家分組討論,平常工作中常遇到的溝通和協作問題,並用便條紙的方式寫出自己遇到的部分…..

工作訊息經常被洗版,不知道有沒有錯過重要訊息
指派的工作很難追蹤,說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
檔案傳了沒辦法好好整理,之後也不容易找到

其實問題當然不只這些,但很明顯地發現大家問題都是圍繞在「錯誤的工具上」,特別是工作中的 LINE 和臉書群組帶來的惡夢。所以話題很快就切入下一部分。

什麼才是合適的工作工具?

「適合」比「最好」的選擇更重要

雖然我在 Hahow 上有開課程,分享很多不同類型的工具。但是今天來工作坊的各位上完就不用再買了,幫大家省下一筆費用。侯智薰笑說

市面上有太多太多工具了,正如你去自助餐吃到飽一樣,如果你什麼都拿一點吃很多,共同印象就是很撐肚子痛。所以選擇自己適合的、喜愛的,才能嚐到真正的美食。

最常聽到的雲端工具都是美國矽谷的產物,但其實亞洲或是台灣不是沒有類似的選擇,只可惜一般人沒有機會得到相關資訊,或是比較偏好「人家用什麼,我也要用」的心態。但這不就像是:別人吃什麼我也跟著吃,但是並不見得合適自己嗎?

最後用的礙手礙腳,甚至幾個月後就不用了,那就很可惜。

Image for post
侯智薰的一日工作生活流程,一次分享不同工具的互補使用(點圖前往文章)

Slack 和 JANDI 的不同,其實就是北美與亞洲用戶行為的不同

侯智薰(Raymond CH Hou)之前的深度分析文中提到:Slack 提供了非常自由的「應用串連」與自訂化彈性,但如果不太曉得自己公司或團隊需要什麼,基本上這項特點反而成為了雞肋,甚至還會造成功能太過複雜,使得團隊適應門檻大幅提高。

然而, JANDI 工作群組在功能上,的確不及 Slack 豐富,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於亞洲的中小企業來說,已經非常足夠了。

*備註說明: 根據統計美國的數位工作者經常同時使用 10 ~ 20 個軟體工具協助工作。為了滿足這個需求, Slack 整合串接了近百個不同的應用程式,成為各式各樣 APP 應用的大平台,從此使用者不用再為更換頁面而苦惱。

因為使用專業的企業協作軟體。侯智薰認為:「在地客製化的服務」是重要的,除了瞭解更多產品資訊、使用建議、問題支援,或者一次性的讓整個公司團隊了解如何高效溝通協作的教育訓練,對於企業來說,付錢不只是買產品,還是買了整套的後續服務。

只有我想用還不夠啊,怎麼推動大家改變?

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好問題。以目前的觀察,多數企業已經知道改變的重要,但是在推動的過程往往遇到問題,簡言之,就是一般人不願意改變!所以你常常會聽到….

現在這樣很好啊,為什麼要改變?

蛤~~很麻煩耶,幹嘛沒事找事做啊

這是一個警訊,很可能已經呈現組織僵化了

Image for post
聽不到…..聽不到……,我不想改變

但這不就是工作坊的目的嗎?侯智薰帶領各組開始討論,並提供 4 種可能策進改變的方法。

1. 請盡快離開組織

這可不是開玩笑喔!當一個組織已經無法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在快速競爭的數位時代裡,基本上就是等著被淘汰的團隊了。如果你對自己有所期待的話,那麼趕快離開吧!「不學習的僵化組織」可是很危險的。

2. 從團隊中的部份成員小規模改變

從組織架構的範圍來看,能夠啟動改變和能被改變的人只佔少數,相對於此,大部分的人是不動聲色觀察的。所以先從小規模做「示範測試團隊」,再擴及到整個專案、組別、部門、企業組織,才有改變的契機。

3. 不要一開始就整個專案投入

從組織事務的深度來看,如果一口氣把所有項目轉換當然很有決心,但在還沒養成習慣的團隊裡,缺少磨合期的改變是很痛苦的。

我們這裡舉一個 Trello 的例子。以下的畫面是很經常看到的,每個卡片都灰掉、提醒時間過了沒人理、標籤顏色一堆等等;然後主管哪天想到的時候就再開一個看板。為什麼會這樣呢?

通常是因為「一口氣開太多卡片、開太多專案、開太多戰場」,讓每個成員再還沒熟悉就疲於奔命,如果先從專案的小部分淺淺嘗試會更好。

Trello 看板式的專案管理工具
Trello 看板式的專案管理工具

4. 領導者的決斷和毅力

前面所提到的小規模、小部分的測試,真正的關鍵在於:降低學習門檻,培養團隊新的習慣。這樣一點一點改變,長時間下來才有可能保持不墜的競爭優勢。除此之外,有別於一般管理者,領導者必須展現出足夠的決斷和毅力。

具體的作法其實你都知道,比方說:刪掉所有 LINE 工作群組、只有在 JANDI 才算是有回報給主管、重要資訊只會在 Trello 等等。過程一定會被成員抱怨,但是看到更長遠未來的領導者,都知道這是唯一能在未來生存的方法。

工作坊之後,熱情反增不減

Image for post

20180607|台北團隊協作間講工作坊|希望更多人找到適合自己與團隊的協作模式!

超出我們想像的是,多數參與者在結束之後,期待更多的資訊和內容。接下來也請持續追蹤 JANDI 的臉書粉絲專頁,第一手掌握最新的活動與講座資訊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