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DI 兩年十萬使用團隊,企業即時通訊如何鎖定客群、快速累積用戶與成長?

累積融資金額高達 1,100 萬美元,高達 35% 的付費轉換。專訪前台灣區負責人曹凱閔,從用戶分析談企業即時通訊市場,分享數位雲端轉型趨勢。

企業即時通訊 JANDI 2018 最新運營數據

  • JANDI 在台灣、韓國、日本市場成長到 100,000 個使用團隊,用戶總數超過 320,000 位,其中近 35% 為付費用戶。
  • 25~34 歲為主要用戶群眾,來自於廣告行銷、新零售與電商、連鎖餐飲、資訊科技等產業。
  • 2018 年一月另募得 500 萬美元,融資金額共累積 1,100 萬美元。
  • 將集結台灣雲端應用服務公司(SaaS產業)共組聯盟,不只加速企業數位轉型,更與台灣新創走向國際市場。

經歷兩年,JANDI 的成長與累積

2018 年 1 月 18 日 JANDI 再度募得 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4 億元)的 A+ 輪資金,是繼日本軟銀創投、心元資本、高通創投投資後的新里程碑,創業後累積融資金額高達 1,1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2 億元)。

時代改變,企業資訊化程度提高

所有用戶共建立 73 萬個討論議題,共享 850 萬份檔案和發送 1.5 億條訊息。這數字也代表著,隨著企業資訊化程度越高,文件與通訊電子化的比例也大幅提高,過往的電子郵件,或者社交通訊軟體,因為資訊安全與檔案管理的問題,已不堪使用。

超過 35 %的付費轉換率

目前付費用戶主要來自於廣告行銷、新零售與電商、連鎖餐飲、資訊科技等產業,媲美 Slack 付費用戶轉換率。

對此,JANDI 時任台灣區負責人曹凱閔表示:「很感謝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選擇了雲端服務提升自己的工作競爭力,也讓我們在完成募資後順利繳出不錯的成績單。」

JANDI 使用累積報告
企業即時通訊 JANDI 用戶使用狀況報告

除了用戶輪廓與訊息發送數量之外,JANDI 針對貼圖在工作情境中扮演的角色做了研究,台灣企業用戶大多使用積極且正向的情緒貼圖,包含歡呼、讚美、鼓勵和欣賞。相較之下,負面或詼諧搞笑的貼圖則較少使用,也反映台灣職場文化和溝通習慣。

▍JANDI 台灣甚至運用了貼圖與數據分析,做了用戶增長的營銷。
延伸閱讀:成長駭客如何搭配新年節日做營銷?除了問候和…生產力工具,還能怎麼做?

「當越來越多公司需要有個更好的工具,來提高工作生產力、降低無效率的溝通成本時,JANDI 是一個快速、好上手的解決工具。最重要的是,在台灣有我們提供的在地服務。」—曹凱閔(KM)

從用戶快速成長趨勢來看,台灣企業對於雲端服務的需求正高速增長。為了迎接這波雲端浪潮,JANDI 將與眾多台灣雲端應用服務公司(SaaS 產業)共組聯盟,希望不只能加速國內企業數位轉型,也讓台灣雲端服務走向國際市場。


數位轉型,已經開始了嗎?

近幾年的創業風潮盛行,除了經常看見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之外,企業雲端 SaaS 服務也正蓄勢待發,且越來越多亞洲和台灣的團隊的成績也很亮眼。

從政府機關到民間企業,數位轉型的聲音幾乎沒有停過;無論是否流於口號,數位轉型的確是現在進行式。

「消費者端的服務 ( to C ) 已經培養起大眾的數位服務使用習慣,隨之而來就是工作管理的改變。企業端的服務 ( to B) 雖然改變較不容易,但是大多數的企業主管也意識到數位化帶來的衝擊,積極尋求更符合時代的需求。」

JANDI 在專訪許多產業前輩後的心得發現:台灣不比北美市場先進,也不像中國市場因為過去空白而帶來跳躍成長,台灣處在比較尷尬的半資訊化狀態。因此建議不急著一開始就徹底雲端數位化,而是先從單項需求嘗試起,包含人資系統、CRM、企業數位行銷工具或企業通訊協作等。

雖然 JANDI 目前累積的用戶報告成績單很漂亮,但這份成績單後面,卻有相當多的轉折故事。

一開始選錯目標客群,以為沒人需要企業即時通訊

JANDI 一開始設想企業用的雲端協作工具的用戶,應該是科技早期使用者,包含開發者社群、新創團隊等等,但遇到兩個難題。第一,新創團隊規模不大,能夠解決的問題有限;第二,大多公司已經使用了 Slack 的服務(需要大量的應用服務串接)。

「剛開始做出產品的時候,好像根本沒有人要你的服務。」看著我們家 KM 苦笑著回憶起那段難熬的時光。

而有趣的事情卻也同時發生了,從每日的用戶增長和活躍量來看,表現似乎沒有想像來的糟糕。在研究用戶資料後才發現,這些用戶並非來自於開發者社群、新創團隊,而是廣告行銷、新零售與電商、連鎖餐飲與一般資訊科技,顛覆一開始對用戶的想像。

「現在回頭『事後諸葛』來看,很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但是在那以前,對於用戶的樣貌,都是透過實踐與摸索獲得到的。」

包含目標客群、行銷、內容、客戶服務的營運,都是從無知開始摸索而後成為自己的一套系統,而這一切都要從專注用戶開始。


那要怎麼做才能專注用戶呢?

或許有更多更好的做法,然而我們選擇的是:一個一個直接拜訪用戶。

企業資訊安全保障考量緣故,JANDI 將用戶資料妥善放置於亞馬遜的資料中心確保資訊的安全與永久儲存;在無法碰觸用戶資料的情況下,所知道的只有用戶電子郵箱和大致使用量,所能了解用戶行為十分有限。

因此 JANDI 台灣選擇最傳統也有效的方式,當用戶主動取得聯繫後前往拜訪,聽取用戶的使用情境和需求原因。

JANDI 用戶使用 示意圖
JANDI 台灣每週至少都會拜訪一家用戶,實際了解使用狀況與需求。

「事後諸葛」方式描述目標客群的輪廓

廣告行銷、新零售與電商在各種產業中,離終端消費者距離較近,延續我們對於數位轉型的觀察,消費者端卻有可能帶動企業端的改變,而廣告行銷、新零售與電商首當其衝,也是最能適應改變的產業。

再者,曹凱閔認為 Slack 雖然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但仍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

「的確有一大群的用戶正需要比電子郵件、私人即時通訊更好的協作與溝通管理服務,但 Slack、Hipchat 對他們來說在語言、操作上較為困難,而 JANDI 就會是他們在尋找的方案。」KM 補充說明。

這樣的結論也具體展現在 Slack 和 JANDI 兩者功能上的不同。Slack 擁有各種服務的整合串接,且開發人員可以簡單創造自己的機器人(bot);JANDI 則是追求符合亞洲使用體驗,不以串接為主而是自行開發待辦清單、群組討論架構等服務,另有提供貼圖選擇使用,最重要的是,台灣有專屬的在地服務。

兩年來的快速成長,關鍵在於用戶

被問到兩年來快速成長中的關鍵,曹凱閔低頭稍微思索了一下,才慢慢說道:

「用戶還是最關鍵。而用戶的部分,除了用戶本身,還有用戶所關心的事情上。」

在專訪的過程當中,不斷聽到曹凱閔從使用行為、產業類別、規模大小等不同角度切入用戶的輪廓,接下來他們將以此為出發,繼續往服務全亞洲的想邁進。

▍更多的用戶故事與案例


JANDI 顧問諮詢
點擊填表,免費顧問諮詢與導入服務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