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銷、業務、客服、客戶成長?新創公司如何區分 Sales, Customer Success, Marketing?

談行銷、客服、業務與客戶成長工作的定位差異?跨國新創企業文化?節錄整理自企業協作工具 JANDI 台灣區前負責人曹凱閔的直播訪談

此篇文為 20171126 侯智薰與曹凱閔(JANDI 台灣區負責人)的直播對談的事後整理記錄,會以曹凱閔的觀點與分享內容為主,再以侯智薰的觀點做最後補充並摘要結論,希望對所有對新創公司,以及搞不太清楚「行銷」、「客服」與「業務」的朋友能有所幫助。

文 / JANDI 榮譽成員 侯智薰

JANDI Taiwan 是 2014 年四月成立於台灣、韓國、日本的跨國公司。目前已有超過 50 名跨國菁英,為全亞洲領先的企業協作軟體。在成立兩年期間,以零售連鎖門市、餐飲、電商及廣告行銷產業為最大宗用戶,目前累積超過 88,000 個使用團隊;而台灣的每日活躍用戶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91 %。

對我來說行銷和業務的核心都在用戶,只是以不同的角度和範圍去照顧用戶。

「如果冠上成長的想法,粗略來說,行銷是 AARRR 的前段 (acquisition and activation) 而業務是後段 (retention, revenue and referral),當然前後是彼此影響的,且互存因果關係。」——曹凱閔

AARRR 漏斗模型
AARRR 漏斗模型

過去我們較熟悉聽到行銷,包含投廣告、社群操作、內容經營等等,很多在設法如何獲得使用者,有些甚至深一點會探討如何成為有效客戶。

另一方面,我們對於業務的想像多是:陌生開發,請求一個拜訪的機會、社交活動等,這可以是業務的一部分,但是類型絕對不只如此。就像行銷工作很多也不全然是想像那麼美好、那麼的新潮,就算是社群小編也不會只是躲在電腦後面想想梗就好。

不論做行銷或是業務,想要避免與人溝通和接觸,基本不太可能。


業務確實有其鑽研的學問,這裡主要以現階段的 JANDI 進行分享。

業務,比較像是整個用戶成長的後段,也就是從既有的用戶轉換成實質的營收、甚至會幫你做宣傳做到口碑。也就是 retention, revenue and referral。

再次澄清這只是非常粗略的解釋方式,因為行銷、業務、用戶成長,乃至於客戶服務絕對是環環相扣的,前面定義錯誤會深遠影響後續發展;後面的執行失當,也無法驗證前面的假設與規劃。

用戶(客戶)成長、用戶成功,英文稱作 Customer success。特別對於 SaaS 的產業來說,用戶成長的概念也特別重要。舉例 Slack 早期成長快速的階段,根本沒有行銷也沒有業務,除了產品本身吸引特定用戶群眾,但 Slack 在用戶成長做得相當成長,包含如何妥善使用 twitter 作為社群媒介、如何在矽谷圈快速流傳等等,都是很經典的故事。

Slack 參考資料:
a. 揭密!Slack 是如何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 SaaS 應用?
b. 用 Medium 取代官網行銷!上線第一天就有 8,000 人註冊,Slack 每年成長 100% 的 3 個關鍵。

JANDI 參考資料:
a. 把客服做好就是最好的行銷!「主動出擊」讓 JANDI 衝上 105% 用戶留存率

先檢討過去對於「客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 的觀點,不應只是停留在接受客戶抱怨和客訴電話,最明顯的證明就在於客戶服務的 KPI 指標:處理完多少用戶的問題 (斷掉與用戶的聯繫)。對比行銷一直嘗試與用戶取得聯繫,這似乎出現矛盾。

「用戶成長」(Customer Success) 這裡可以簡單想像將行銷的概念,放置在舊有的客戶服務中。用戶可能因為功能問題、操作不順與你聯繫,能不能在解決問題之外,產生更多的接觸與價值呢?當然,Customer Sccess 不只是如此而已。

最後來個反思:使用者的問題解決之後呢?功能優化之後呢?

侯智薰:
用我個人的經驗簡單來說,業務與客服的工作重點在於「研究清晰的個體」。也就是如果我們是客戶成長部門(JANDI 的 Customer Success 職位結合了業務與客服),我們會很清楚我們面對的是誰?是哪間公司?屬於什麼產業?規模多少?進而研究該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接觸並提供價值。

然而,當我們研究的個體數量夠多時:

我們發現A公司是電商、規模 30 人,用我們的服務處理物流上的問題,當我們提供了「X價值」時,他們從免費用戶轉為了付費用戶,因為X的確打到了他們痛點;另一方面,B公司也是電商、規模 40 人,也是處理物流的問題,我們提供了「X價值」後,發現也有效。

我們就能歸納出「電商、30–40 人規模、物流問題」的母體,有大概率都對於「X價值」有所需求,進而「調整行銷策略」,未來接觸相同的母體時,就以「X價值」進行共鳴訊息投放,使這母體內的用戶注意到我們,使用我們的服務。

因此,我認為行銷部門對於母體的內容投放策略,是來自於客戶成長部門對於個體的研究歸納結果。後者對於清晰的個體深入研究,前者透過後者的研究,擬定對於大群體的投放。

客戶成長與行銷成長示意圖
左圖:客戶成長,你必須親自上門研究客戶;右圖:行銷成長,主要透過數據去歸納擬定策略,在電腦後工作。

另一方面,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發現「同輩對於「行銷」一職,有著狂熱的崇拜?」不論是從我們後台履歷,還是參與了政大新創實習徵才展,或是社群媒體上的討論都呈現了這種現象。原因大概有二:

  1. 我們通常會接觸到的訊息都來自於「行銷」:
    網路與媒體的取用門檻降低後,各式各樣的行銷充斥我們生活。我們每天看到有趣的內容、新媒體,覺得行銷好有趣好多變,又好多人在做,感覺坐在辦公室就能想出影響很多人的策略,超潮的啊!
  2. 接觸範圍大,數字漂亮風險又低:
    現在的行銷已經快要泛指「數位行銷」,透過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渠道去將內容傳遞出去,累積的「表面數字成就」可以輕鬆地很漂亮(因為對的是群體,所以要看的是轉換率,而非總流量。),而且行銷通常是用公司的名字,如果某一個計畫做得不好,損害的是公司的名字,不是你的名字;而如果是客戶成長,就是你自己與公司的名聲都會損害到,因為你必須拋頭露面的去與用戶親自溝通。

最後,只是想說:

不要看到大家都在做就想要跟著做。有人適合行銷,有人更適合客戶成長。想想自己的個人特質,適合做清楚的個體研究,親自出馬,還是透過數據去廣泛的影響群體。

不論是新創或各類公司,作為企業主希望看到兩點:你的故事、你的未來 (先不討論設計、版面等情況下)。你的故事就是關於「你」的故事,不是公司和活動的介紹;履歷中不應只有歷史訊息,而是讓面試官知道你的未來。——曹凱閔

1. 你的故事

履歷當中應讓對方瞭解「你」的故事,而非你參與「公司實習」、「社團活動」的介紹和職稱說明。比方說,兩份履歷都是類似活動中擔任總召,只談活動和職稱的話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很多只是停留在「介紹活動內容」、「介紹總召是什麼」的階段,卻沒有看「你」的存在。以上例來說,有沒有什麼東西是在「因為有了你之後有所改變的呢」?

2. 你的過去很重要,但我更重視你的未來

很多履歷告訴我,申請者現在與過去的學經歷為何,但沒有說未來你想要成為什麼人。容我再說詳細一些,面試官想知道「加入這間公司」和「你的未來、潛力」之間有什麼關係。申請者不見得現在就規劃好五年內的人生,但至少要說說為什麼來這家公司吧!這樣會讓面試官更知道如何幫助你,可以將你擺在哪一個位置。

當你在思考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和這間公司有什麼關係的時候,無論最後有沒有成功進入這家公司,這份準備方式和邏輯將會在任何需要的時候陪伴著你。

假設上面的兩點內容都沒有的話,作為一個用人單位,很可能只剩下學歷、經歷等片段資訊去尋找人才,但是對於用人公司或是申請者來說都不公平。

侯智薰:
履歷這件事情我講了好多,不打算在這邊繼續增加篇幅了。
期待最後兩天的履歷與申請者們。(根據過往經驗,我們台灣人的壓底線文化是一流的!)

「凱閔實習轉正職的歷程」、「台灣團隊文化」、「跨國公司的遠距溝通」三個面向討論為什麼人這麼重要。從凱閔過去的經驗當中,可知道新創團隊在人資策略上的不小心,特別當團隊文化尚未建立妥善時,將是造成許多團隊溝通問題。

Tosslab, Inc. 韓國團隊
Tosslab, Inc. 韓國團隊

曾經有過一個台灣團隊,但是後來只剩下一個人,並不是因為離開的人不好,而是團隊用人策略失準。將一個團隊文化、溝通與做事方式尚未定型時,快速擴增成員(這裡只能是從外部選人進來)往往導致成員的無所適從,摩擦與衝突是必然的結果。

*建議可以持續觀察台灣新創團隊逐漸成長時,已經無法再用純粹的默契來經營公司,開始要有管理制度之後遇到什麼問題?以及如何解決?

參考資料:EZTABLE:不斷尋找共識,一起挑戰更大格局

 

2. 台灣團隊文化重新建立

這樣的經驗讓我們選擇人才的時候更慎重。

比方說,當團隊缺少一位業務時
首先要問自己:我真的需要一位業務嗎?

如果真的需要,接下來我不會找一位「業務」,
而是找一個人做我現在的工作,然後我去做業務

為什麼這樣想?其實蠻容易理解的,當你從外面找一個業務進來,他比你更不熟產品服務,也不知道在這個團隊中業務怎麼做,所以他會將以前的作法拿來用,不是方法不好,而是不一定適合,因此產生衝突和矛盾。

回到剛剛的地方,這次找的人來負責既有工作,至少我能給他一個方向,甚至分享過去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不至於需要從頭摸索;另一方面,我夠了解產品服務,轉移到另一個工作內容自然更快上手。

時間拉長一些,身為主管要不斷先一步去嘗試,有個 20%~30% 再交由後續成員執行到 60%~70%,並且要抱持開放態度讓成員發揮自己。這樣團隊文化比較容易穩固,但缺點是速度較慢、沒有所謂的即戰力。

而之所以這次是以「實習轉正職」為主題,原因便是希望透過實習學習,再轉為正職後較能契合團隊運作。(所以請不用擔心自己的經驗)

JANDI 在台日韓三地成立辦公室,且各個市場是獨立運作的,也就是說各自按照市場狀況營運,沒有人應該聽誰的情形

分享未來打算跨國工作的你一些經驗。首先是英文能力,讀寫會比聽說更重要一些 (經常使用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這是我的一些潛見。假設說口說能力自覺不夠的話,甚至可以從逐字稿、草擬大綱方式協助自己練好。

第二件事情是關於遠距工作,最重要的就是:

遠距工作不是讓你逃離,而是更需要參與其中。

否則沒有人知道你在做什麼、沒有人能夠幫助你、也會造成許多誤解。以 JANDI 來說,台日韓的母語都不是英文,當用英文進行溝通時必須用更多時間去「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如果你覺得自己英文不夠好,沒關係,重點是不斷嘗試去解釋、舉例說明、截圖說明、錄影說明都是方法。


在你使用 JANDI、Evernote、Spotify 等軟體的時候,會不會覺得他真的很了解在某個時間點,你所需要的資訊和協助?當你是使用任何工具的時候 (註冊後一瞬間),開始留下使用的足跡/使用行為數據,接下來我們就會依著數據使用合適的管道、在合適的時間、傳遞合適的資訊給合適的用戶,進而協助用戶往下一階段前進。(有了數據分析後要開始判讀並規劃下一步行動,而行動又會產生數據,以此不斷嘗試和改變)

而我們通常是在用戶已經成為活躍使用者或付費使用者,再去做實地的拜訪。拜訪的原因通常是:教育訓練、問題答覆、質化使用訪談等。以現階段來說,就少做陌生開發。(曾經做過)

除了能複習之外,
也能實際上了解我們公司平時的互動模式。(笑)

台灣區負責人曹凱閔與侯智薰的臉書直播對談

2019 年實習生招募


You might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d bloggers like this: